出自:新乡学院中国文化概论

“九故”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崇拜鸟的9个民族,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
顾颉刚
B、
王国维
C、
郭沫若
D、
罗振玉
应该怎样认识民族融合与民族消亡的关系:(1.0分)1.0 分
A、
民族发展过程中两种完全不同现象,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B、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C、
反对民族消亡的理论,逐步实现不同民族的相互融合
D、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实现结果
以下不属于周公家族分封的国家的是(1.0分)1.0 分
A、

B、

C、

D、
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什么结果(1.0分)1.0 分
A、

B、

C、

D、
陶寺遗址被认为是与()有关(1.0分)1.0 分
A、
黄帝
B、
炎帝
C、

D、
管仲辅佐谁取得霸业()(1.0分)1.0 分
A、
晋文公
B、
楚庄王
C、
鲁庄公
D、
齐桓公
百家争鸣四大家不包括()(1.0分)1.0 分
A、

B、

C、

D、
《甘誓》选自哪里(1.0分)1.0 分
A、
《尚书》
B、
《春秋》
C、
《战国》
D、
《水经注》
西周的国姓是:(1.0分)1.0 分
A、

B、

C、

D、
华夏意识成为显性的存在是()(1.0分)1.0 分
A、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
B、
齐桓公尊王攘夷时
C、
周武王时期
D、
殷商时期
乡饮酒礼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尊敬的是()(1.0分)1.0 分
A、
官吏
B、
乡绅
C、
学者
D、
长者
马家浜文化遗址发现的地点是()(1.0分)1.0 分
A、
浙江余姚
B、
浙江嘉兴
C、
湖北宜昌
D、
山东泰安县
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依靠的是()(1.0分)1.0 分
A、
外部的压力
B、
族群生活的需要
C、
自身文明的吸附
D、
人们的喜好
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1.0分)1.0 分
A、
公侯子
B、
卿大夫、士、庶民
C、
公侯伯子男
D、
公卿大夫士
在春秋争霸斗争中,齐桓公最先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是()(1.0分)1.0 分
A、
管仲改革
B、
尊王攘夷
C、
葵丘会盟
D、
城濮之战
周代实行()(1.0分)1.0 分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谪长子继承制
D、
以上答案都正确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玉猪龙,是()时期的玉器(1.0分)1.0 分
A、
仰韶文化
B、
龙山文化
C、
红山文化
D、
良渚文化
二重证据法由()首先提倡(1.0分)1.0 分
A、
王国维
B、
陈寅恪
C、
陈垣
D、
胡适
西周分封制主要是针对()进行分封的(1.0分)1.0 分
A、
先代帝王后代
B、
异姓功臣贵族
C、
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D、
同姓王室贵族
乡饮酒礼是什么时候的节日?()(1.0分)1.0 分
A、
聚会宴饮
B、
丧礼
C、
军礼
D、
收获礼
墨子对礼乐文明抱持着什么态度()(1.0分)1.0 分
A、
批判的态度
B、
赞同的态度
C、
不支持的态度
D、
中庸的态度
陶寺遗址位于我国的( )(1.0分)1.0 分
A、
山东省
B、
山西省
C、
陕西省
D、
浙江省
《尧典》出自()(1.0分)1.0 分
A、
《诗》
B、
《尚书》
C、
《礼》
D、
《乐》
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1.0分)1.0 分
A、
夏代西周之前
B、
夏代到商代
C、
夏代到西周
D、
夏代到春秋
古代希腊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
城邦民主政治发达
B、
商品经济繁荣
C、
影响了西方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D、
是古代大河文明的代表
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1.0分)1.0 分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有关一献之礼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
燕飨之礼
B、
来源于周礼
C、
来源于春秋时期
D、
是中国传统礼节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来自:(1.0分)1.0 分
A、
官员出身
B、
六国贵族
C、
社会民间
D、
上述都不对
谁是殷商的始祖()(1.0分)0.0 分
A、

B、

C、
后稷
D、
颛顼
传说中出生就知道自己名字的远古帝王是:(1.0分)1.0 分
A、
黄帝
B、
颛顼
C、
帝喾
D、
尧帝
下列关于史墙盘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史墙盘上的字是西周中期典型的御重体
B、
是微史家族的产物
C、
铭文内容是祭祀用的祭文
D、
1973年出土
下列分封地属于商朝后裔的是?()(1.0分)1.0 分
A、

B、

C、

D、
踩大脚印而生的是谁(1.0分)1.0 分
A、
姜嫄
B、
简狄
C、
尉氏
D、
褒姒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分布在()(1.0分)1.0 分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内蒙古东南部
D、
台湾地区
《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1.0分)1.0 分
A、
新石器文化晚期
B、
旧石器时代早期
C、
新石器早期
D、
铁器时代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1.0分)1.0 分
A、
都是中央集权的体现
B、
都是巩固自身统治的措施
C、
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
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玄功五历》出现于哪里(1.0分)1.0 分
A、
《管子》
B、
《离骚》
C、
《汉书》
D、
《春秋书》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一献之礼”的步骤()(1.0分)1.0 分
A、

B、

C、

D、
发布讨伐有扈氏的檄文《甘誓》的国王是()(1.0分)1.0 分
A、

B、

C、
仲康
D、
商汤
周公的大儿子分封在哪里(1.0分)1.0 分
A、

B、

C、

D、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孔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1.0分)
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1.0分)
唐代内有七国之乱,外有匈奴侵扰(1.0分)
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1.0分)
“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最高评判标准,更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0分)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隋文帝(1.0分)
封建制是指分封建国制度,它是西周奴隶制社会建立的分封诸侯、共宗天子的制度,与秦汉实行的郡县制度是相对而言的(1.0分)
商朝时也有礼乐活动,但不可称为礼乐文明(1.0分)
大蒐礼消失不利于民主(1.0分)
春秋时期大蒐礼被成文法取代(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