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新疆开放大学简明新疆历史

1141年,宋金签订( )。此后半个多世纪,宋、金之间不再连年激战,维持相对稳定的局面。
渭河协议
商丘协议
绍兴协议
淮河协议
、明代李时珍所著( )新增药物374种,其中近百种药物是元朝时期由新疆地区引进的。
《伤寒病论杂》
《千金方》
《唐本草》
《本草纲目》
( )建成,表明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成。
迪化起义的爆发
六大政策的制定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伊犁起义的爆发
晋南北朝时期,东西方各种文化在新疆地区汇聚交融的突出表现就是对( )的吸收。
希腊艺术
罗马艺术
犍陀罗艺术
印度艺术
公元前(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原等地区长期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30
225
221
202
( )建立后,国力强大,疆域辽阔,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盛大国。
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成立,标志着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先后有四任党代表在这里工作过,他们是陈云、滕代远、邓发和陈潭秋。
1935
1937
1940
1942
2019年3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习近平主席和马塔雷拉总统一致认为,中国和意大利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两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古丝绸之路的两端是( )。
洛阳、安息
敦煌、大秦
长安、安息
长安、大秦
关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
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古丝绸之路”开通于( )。
秦朝时期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三国时期
、汉朝统一西域后,在新疆地区开展大规模( )与水利实施建设,减轻了当地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各民族积极支持。
畜牧业生成
冶铁
手工业生产
屯田
、西汉设置的西域都护府,治所在今天新疆的轮台县。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打破了匈奴继续称霸西域的美梦,标志着西汉政府开始对西域实行有效的统治。材料体现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
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扩大了西汉的统治疆域
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1939年,迪化文化书店公开出售( )《列宁选集》等马列著作以及普及马列主义的读物。
矛盾论
资本论
斯大林选集
毛泽东选集
、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分裂势力必将受到严惩。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件是( )。
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昭君出塞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对的是( )。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出现“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
1759年底,清朝军队结束了新疆动荡不安的局面,为此先后平定( )?
噶尔丹叛乱
海都叛乱
阿睦尔撒纳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
在军府制的体系下,清政府建立起( )等不同的管理模式。
州县制
伯克制
札萨克制
八旗制
大量( )、( )、( )、( )与畏兀儿人交错杂居,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再现高潮。
汉人
蒙古人
女真人
党项人
新疆特殊的( )的特点决定了新疆地区宗教的多元性。
地理位置
多民族聚居
多文化交融
气候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中原地区进入新疆地区的道路主要有( )等三条干线。
河南路
草原路
青海路
长安路
中原地区传统纺织原料主要是( )和( ),宋元时期,棉花的种植才逐渐推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在东部的( )地区。
高昌
鄯善
龟孜
疏勒
清政府在新疆实行满语文、汉语文、维吾尔语文通用的政策,这加速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
唐太宗认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清代建省初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民族工业资本的出现,诞生了新疆近代社会的两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
经过辽、宋、夏、金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又经过元朝大一统的巩固与发展,中华整体观念已深入人心。(
西夏是我国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党项是羌人的一支,原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 )
三皇五帝,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战国时代。( )
912年,尉迟僧乌波即于阗王位,自称李圣天,向后唐王朝表示归属。( )
回纥与唐朝关系亲密,三次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
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是长安(今陕西西安)。( )
入关后,清朝尊孔重道,给予孔子“至圣先师”的称号,并以儒学、宋明理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国策,开科取士,以儒生为主要官员来源。( )
都护府为唐朝在西域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官有定员,职有专任。( )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 )
1933年1月,在没有外援、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一部分黑龙江抗日救国军、吉林自卫军、吉林救国军等假道苏联,奔赴新疆。( )
1875年5月,清朝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
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