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贵州工程专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测量

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A) 水准面,铅垂线
(B) 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 水平面,铅垂线
(D) 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A) 测区东北角
(B) 测区东南角
(C) 测区西南角
(D) 测区西北角
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A) 点的坐标和角度
(B) 点的距离和角度
(C) 点的坐标和高程
(D) 点的距离和高程
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A) 大
(B) 小
(C) 可能大,也可能小
(D) 相同
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 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 与望远镜相对运动
(C) 不动
(D) 不能确定
经纬仪可以测量
(A) 磁方位角
(B) 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 磁偏角
(D) 水平角和竖直角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 90°
(B) 180°
(C) 270°
(D) 360°
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A) 等高线密集,则等高线平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大,地形陡峭
(B) 等高线密集,则等高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小,地形陡峭
(C) 等高线稀疏,则等高线平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
(D) 等高线稀疏,则等高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
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A) 中误差
(B) 真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 反号平均分配
(B) 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
(C) 任意分配
(D) 分配给最大角
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 100m±0.025m
(B) 250m±0.060m
(C) 150m±0.035m
(D) 200m±0.040m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 最大值
(B) 算术平均值
(C) 最小值
(D) 任意一个值均可
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A) 导线测量
(B) 侧方交会
(C) 后方交会
(D) 前方交会
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A) 偶然性
(B) 统计性
(C) 累积性
(D) 抵偿性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ABh为( )米
(A) -0.938
(B) -0.466
(C) 0.466
(D) 0.938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A) 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 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A)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 等高线平距
(B) 等高距
(C) 基本等高距
(D) 等高线间隔
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
(A) 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
(B) 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
(C) 把水准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面
(D) 地球大地的水准面

高斯投影,其平面直角坐标系
(A) X轴是赤道的投影,Y轴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
(B) X轴是测区的中央经线,Y轴是垂直于X轴
(C) 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
(D) 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的投影

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其目的是
(A) 消除望远镜调焦引起误差
(B)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C) 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D) 包含(b)与(c)两项的内容
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A) 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 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
(C) 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D) 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经纬仪望远镜、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A) 望远镜转动,指标也跟着动,竖盘不动
(B) 望远镜转动,竖盘跟着动,指标不动
(C) 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跟着动
(D) 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不动
误差传播定律是用数学的方法建立
(A) 各种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
(B) 观测值中误差与它函数值中误差关系的定律
(C) 观测值中误差与最或是值中误差关系的定律
(D) 各种误差相互传递的定律
地球曲率差对高差改正的符号与大气折光差对高差改正的符号(前者与后者对应着下列逗号的前后),正确者是
(A) “+”,“+”
(B) “-”,“-”
(C) “-”,“+”
(D) “+”,“-”
闭合导线当观测左角时,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的原则是
(A) 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手
(B) 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C) 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D) 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相对误差
(B) 中误差
(C) 往返误差
(D) 闭合差
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方法
(A) 直角坐标
(B) 极坐标
(C) 角度交会
(D) 距离交会

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要求变换度盘位置,其目的是
(A) 改变起始方向的度盘度数
(B) 减小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C) 便于检查观测的粗差
(D) 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辩认等高线是山脊还是山谷,其方法是
(A) 山脊等高线向外突,山谷等高线向里突
(B) 根据示坡线的方向去辩认
(C) 山脊等高线突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突向高处
(D) 山脊等高线较宽,山谷等高线校窄

水准尺红面正确的起始读数为( )m
(A) 4.687
(B) 4.535
(C) 4.325
(D) 4.338
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
(A) 测量复核制度
(B) 测量抽检制度
(C) 测量自检制度
(D) 测量报验制度
过桥墩中心作一直线平分相邻二孔梁中心线的夹角,这个角平分线即
(A) 桥墩横向轴线
(B) 桥墩纵向轴线
(C) 桥梁工作线
(D) 偏距

线路纵断面是由许多不同坡度的坡段连接成的,为了缓和坡度在变坡点处的急剧变化,使列车能平稳通过,在坡段间设置曲线连接,这种连接不同坡段的曲线称为
(A) 平曲线
(B) 缓和曲线
(C) 桥梁工作线
(D) 竖曲线
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切线长、曲线长、外距、
(A) 缓和曲线长
(B) 切曲差
(C) 转角
(D) 偏距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调节微动螺旋
变形观测一般位置精度为
(A) 0.1mm
(B) 0.01mm
(C) 1mm
(D) 1cm
水准测量时,水准仪视准轴线离地面不应小于( )m
(A) 0.1
(B) 0.2
(C) 0.3
(D) 0.4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
(A) 坐标增量闭合差
(B) 导线全长闭合差
(C)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 角度闭合差
在变形点附近相对稳定的地方,设立一些可以利用来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的点作为过渡点,这些点称为
(A) 转点
(B) 高程点
(C) 工作基点
(D) 导线点
某图纸上标明断链K115+309.2=K115+320.0,该断链为
(A) 长链
(B) 短链
(C) 断裂
(D) 断开
关于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国家标准中对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
(A)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B) 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C) 一、二、三、四等
(D) 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A) 归零差
(B) 测回差
(C) C2互差
(D) 指标差
如果A、B两点的高差hAB为正,则说明
(A) A点比B点高
(B) B点比A点高
(C) hAB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首次假定
(D) 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方向
(B) 磁子午线方向
(C) 坐标纵轴方向
(D) 指向正北的方向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 方向
(B) 高程
(C) 距离
(D) 水平角
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
(A) 偏大
(B) 偏小
(C) 无一定的规律
(D) 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A) 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 水准尺的立尺点
(C) 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 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欲选择一条纵向坡度不超过2%的路线,设图上等高距为2m,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最短距离为
(A) 50m
(B) 100m
(C) 150m
(D) 200m
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
(A) 恒为负
(B) 恒为正
(C) 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 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