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本题3.0分) A、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 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本题3.0分) A、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 改良的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行动中,这应该是( )(本题3.0分) A、 大家都来做,大家一起做 B、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C、 鼓励大家都来做 D、 号召大家一起做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本题3.0分)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本题3.0分) A、 新科技革命 B、 生产国际化 C、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本题3.0分) A、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的优劣 C、 人口增长的快慢 D、 社会风气的好坏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本题3.0分)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本题3.0分)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是( )(本题3.0分) A、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B、 没有质变就没有量变 C、 量变就是质变 D、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本题3.0分) A、 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 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本题3.0分)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本题3.0分)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本题3.0分)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 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C、 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D、 社会科学的发展程度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本题3.0分) A、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 D、 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
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本题3.0分) A、 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 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 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 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在论述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时,马克思先后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这两个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本题3.0分) A、 相互矛盾的 B、 后者否定前者 C、 各自独立的 D、 有内在联系,前者讲客观必然性,后者讲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本题3.0分) A、 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 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本题3.0分) A、 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生; C、 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D、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 )(本题3.0分) A、 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 )(本题3.0分)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意识 C、 社会意识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本题3.0分)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本题3.0分)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本题3.0分)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本题3.0分) A、 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客观实在性是( )(本题3.0分) A、 运动的唯一特性 B、 物质的唯一特性 C、 存在的唯一特性 D、 意识的唯一特性
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本题3.0分) A、 苏联 B、 南斯拉夫 C、 越南 D、 占巴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本题3.0分)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本题3.0分)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要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本题3.0分)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 于( )(本题3.0分) 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本题5.0分)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