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简明中国史试卷
1.西周时期,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述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态。这一经济形态是A.采集经济B.小农经济C.渔猎经济D.商品经济
.汉武帝时期,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汉武帝之所以采用该制度是因为此制度有助于A.控制地方B.终结相权C.恢复经济D.加强皇权
4.汉初,选官的重要途径“任子”,指的是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任职三年以上可保举子弟一人为后备官吏。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考核合格者任以官职,并成为制度。这一变化A.形成了儒学独尊的思想局面B.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削弱了诸侯王国的统治力量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5.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袍,而女子则冠帽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改革后,胡人穿宽大飘逸的汉服成为一种时尚,汉人也流行窄袖紧身的胡服。这反映了A.胡汉文化一致B.胡人只穿汉服C.胡汉矛盾尖锐D.胡汉民族融合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希”,百姓“无积聚而多贫”;而《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B.江南统治者的政策开明C.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明显
7.唐朝中央行政机构为中书省和()()。A.尚书省、门下省B.尚书台、门下省C.门下省、尚书省D.门下省、尚书台
8.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A.西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朝初期D.唐朝中期
9.据如图分析,宋朝城市的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发生的变化是A.对经商区域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C.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10.西方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某学说时认为:“它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A.孔孟儒学B.黄老之学C.董仲舒的新儒学D.程朱理学
1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部分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手工行业中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方式指A.区域生产中心出现B.生产规模不断扩大C.海外贸易日益兴盛D.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12.中国官方修史的传统始于()A.汉朝B.南北朝C.唐朝D.宋朝
13.下列对秦朝统一中国的疆版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现长线B、南边到交趾C、西边到达河西走廊D、东边到达今天的安徽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商朝人宗教信奉的氛围比较淡薄B、中国历史上朝代都城的建立是以定居某个位置为都城,并以都城为核心与周边形成核心地区C、游牧民族的迁徙是有规则的D、化学肥料是无机肥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包括()。A、制度性建设B、体制建设C、社会结构的构建D、以上都有
.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A、《周易》B、《史记》C、《尚书》D、《春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的作者是唐长孺B、《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的作者是黄仁宇C政治史的研究核心是统治阶级的活动D、《论轮台诏》的作者是钱穆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是()。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叡
19.大汶口文化分布在()。A、四川B、山东C、河南D、广东
20.东晋的统治呈现出()的特点。A、中央垂直领导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门阀世族政治
.商朝的社会性质是()发展阶段。A、民主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大致距今()。A、三百万年B、四百万年C、五百万年D、六百万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海经》是典型的文献传说B、人类学分成体质人类学和心理人类学C、人类学与历史学有很多关联D、《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的作者是徐旭生
人类学家()将人类社会发展划为蒙味、野蛮、文明三个时期。A、魏斯曼B、摩尔根C、孟德尔D、拉马克
下列不属于秦朝统治内容的是()。A、书同文B、车同轨C、统一货币D、设置三省六部制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经济、法治方面进行的改革手段包括()。A、亲民爱民B、重视农业生产C、设立制度改善君民关系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不包括()。A、广西柳江人B、河套人C、山顶洞人D、陕西大荔人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出自()。A、《红褛梦》B、《水游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
根据学术研究,夏朝从建立到灭亡是时段大致是()。A、公元前1070年只公元前600年B、公元前3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2071年至公元前600年D、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下列成书规模最大的著作是()。A、范文测主编《中国理史》B、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C、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D、蒻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两晋、南朝时的土断,指以()为准,将人户著之于籍。A、出生地B、现居地C、籍贯D、以上均不对
在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这里很多远古生物属于热带,原因是()。A、物种变化B、气候变化C、板块变化D、人类活动区域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田装人的产生距今约一百万年B、北京人被发现的地点是在北京周口店C、蓝田猿人尚不会使用石器D、北京人居住的环境以洞穴为上
在中国,魏晋南北朝研究的制高点人物是()。A、傅斯年B、田余庆C、毛汉光D、李开元
明以前,统治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赋税问题B、徭役问题C、南北问题D、对外交流问题
36.关于商朝,描述错误的是()。A、夏朝晚期的历史,包括夏桀的残暴,都可能是商人带有宣传性的介绍B、商人是趁着夏朝内部矛盾激烈时,外来进攻取而代之C、夏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遇到了自然灾害D、商朝对夏朝的进攻主要是为了自身发展
7.我国自1949来项目招标形式来做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是关于()问题。A、氏族社会分期B、夏商周的断代C、佛教来D、古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38.鲜卑族是我国北方()语系的游牧民族。A、伊朗B、阿尔泰C、印欧D、阿拉伯
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称为()。A、县制B、禅让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
秦始皇去世时,国家面临的最强大政治对手是().A、鲜卑势力B、突厥势力C、女真势力D、匈奴势力
《夏本纪》是出自()关于夏朝的记载。A、《史记》B、《三国志》C、《汉书》D、《后汉书》
西方史学界学者集体编纂的中国通史类书籍是()。A、《剑桥中国史》B、《哈佛中国史》C、国史大纲D、《古代中国与世界》
刘秀政权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15年B、公元20年C、公元25年D、公元30年
下列属于仰韶文化遗址,且位于河南省的是()。A、半坡遗址B、北首岭遗址C、大河村遗址D、姜寨造址
.战国在春秋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升华,这体现在()方面。A、领导体制B、经济制度改革C、民族融合D、百家争鸡的文化局面
关于红山文化,描述正确的是()。A、比较典型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B、以渔业为主C、距今4000年左右D、分布在河北省的北部
西魏的首都是()。A、南京B、长安C、洛阳D、咸阳
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开始设立的。A、魏晋南北朝B、东汉C、西汉D、隋朝
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国政权延续时间最短的是()A、宋B、齐C、梁D、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龙山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B、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C、仰韶文化里的城子崖,有着清晰的城堡遗迹D、龙山文化时期制陶的温度还不能达到一千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