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开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

青海冬季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四季变化不明显。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下列哪个盆地被誉为聚宝盆?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准噶尔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乐都音系包括()等几个语音系统。
多选题 (1 分) 1分
A.
湟源

B.
平安

C.
湟中

D.
乐都

E.
民和
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各民族当中的一种( )。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小说

B.
传说

C.
故事

D.
山歌
李先念“红军西路军战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和徐向前“西路军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册”是为( )题词。
单选题 (1 分) 1分
A.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B.
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

C.
哈密西路军纪念馆

D.
高台西路军纪念馆
青海生态文化的特点有( )。
多选题 (1 分) 1分
A.
实用性

B.
原始性

C.
淳朴性

D.
适应性
青海宗教艺术方面,以塔尔寺“艺术三绝”和黄南“热贡艺术”为代表。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塔尔寺大经堂中悬挂的( )两幅大型堆绣,是堆绣中的艺术珍品。
多选题 (1 分) 1分
A.
《文成公主》

B.
《八仙过海》

C.
《十八罗汉》

D.
《十万狮子吼》
格鲁派遍布青海各地,是青海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藏传佛教派别。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青海眉户戏以演三小戏著称,角色以( )为主。
多选题 (1 分) 1分
A.
青衣

B.
小旦

C.
小生

D.
小丑

E.
老生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下列哪一个民族著名的爱情叙事诗。
单选题 (1 分) 1分
A.
撒拉族

B.
藏族

C.
土族

D.
回族
青海湖泊数量,居全国第几位?
单选题 (1 分) 1分
A.
第三位

B.
第二位

C.
第一位

D.
第四位
土司制度主要在青海的土族和藏族中实行,正式产生于明初。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循化街子清真寺,是青海省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酥油花名作《文成公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 )民族和睦友好的历史场景和壮观场面。
多选题 (1 分) 1分
A.
蒙古族

B.
藏族

C.
撒拉族

D.
汉族
)是青海省在全国唯一设有自治县的民族。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土族

B.
撒拉族

C.
藏族

D.
回族
下列哪个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结晶盐湖?
单选题 (1 分) 1分
A.
茶卡盐湖

B.
柯柯盐湖

C.
乌兰乌拉湖

D.
察尔汗盐湖
青海的千百户制度大规模的设立时间是在哪个朝代?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唐代

B.
元代

C.
清代

D.
明代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大美青海”品牌战略,强力宣传、推介和展示大美青海,青海省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大美青海”已经成为国内外认识青海、了解青海的“金名片”。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 )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大通

B.
湟源

C.
民和

D.
互助
皮影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青海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仅次于西藏、新疆,高于内蒙古、宁夏、广西等地,居全国第三位。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在青海地方性知识的理解中,( )是农牧区的天然分水岭?
单选题 (1 分) 1分
A.
青海湖

B.
祁连山

C.
昆仑山

D.
日月山(古代称赤岭)
塔尔寺壁画以( )为基本色,兼用绿、白多色,色彩丰富、艳丽,用色更为鲜美、明快。
多选题 (1 分) 1分
A.


B.


C.


D.
)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诞生。
单选题 (1 分) 1分
A.
2002年

B.
2001年

C.
2003年

D.
2004年
青海较多地保留了汉语的古老特征。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皮影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在青海,一般过中秋节的民族有( )?
多选题 (1 分) 1分
A.
汉族

B.
回族

C.
土族

D.
藏族
青海的千百户制度大规模的设立时间是在哪个朝代?
单选题 (1 分) 1分
A.
清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互助县的( )等乡大部分居民是土族,因此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很高,约有80%的土族只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
多选题 (1 分) 1分
A.
东沟

B.
威远

C.
东山

D.
五十

E.
丹麻
每年( ),塔尔寺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
单选题 (1 分) 1分
A.
二月二

B.
正月十五

C.
六月六

D.
腊八
杀年猪是河湟百姓过年时的一件大事,每年杀年猪时,主人家都会邀请街坊四邻一起品尝新年中的第一道美味,( )则是主人招待客人时必备的食品之一。
单选题 (1 分) 1分
A.
香肠

B.
风干肉

C.
腊肉

D.
乞马
在昆仑神话中最有影响的是有关( )的神话故事。
单选题 (1 分) 1分
A.
青海湖

B.
黄帝和西王母

C.
夸父

D.
黄帝
青海是中国古代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是( )连接中原地区的枢纽。
多选题 (1 分) 1分
A.
甘肃

B.
新疆

C.
西藏

D.
内蒙

E.
西北地区
( )是土族先民礼赞山川神祗的恩惠,歌颂先民的业绩,祝福乡土人民五谷丰登、牛羊肥壮的活动。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唱山歌

B.
划旱船

C.
轮子秋

D.
扭秧歌
南禅寺被称为“中国第二座悬空寺”。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青海文化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青海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根基。
单选题 (1 分) 1分
A.
藏族文化

B.
昆仑文化

C.
多民族文化

D.
汉族文化
在青海,“花儿”也叫“少年”“家曲儿”。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远在汉代,道教已逐渐传入河湟一带,在青海以西宁为中心写下了它的历史。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15世纪初,热贡艺术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 )自然村,因藏语把同仁一带称为“热贡”而得名。
多选题 (1 分) 1分
A.
年都乎

B.
郭麻日

C.
尕沙日

D.
吴屯
青海各民族的饮食活动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融洽感情的良方,体现了一种和谐的人伦文化。
判断题 (1 分) 1分
A.
错误

B.
正确
发达而且规模宏大的( )是马家窑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制陶业暨彩陶文化

B.
制铜业

C.
石器制造业

D.
青铜器制造业
下列农作物中,那个不属于青海?
单选题 (1 分) 1分
A.
小麦

B.
大米

C.
青稞

D.
油菜
在热贡艺术中,雕塑占有显要的地位,主要包括泥塑、木雕、砖刻、石刻等,其中( )最为发达?
单选题 (1 分) 1分
A.
石刻

B.
木雕

C.
砖刻

D.
泥塑
青海汉族地区的花儿为河湟花儿,其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可以说,花儿是一部民族风俗文化的“百科全书”。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方四娘》是青海汉族民间文学中发现的第一部叙事长诗。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近看是山,远望成川”是形容昆仑山山峰连绵的。
判断题 (1 分) 1分
A.
正确

B.
错误
青海的道教胜地有( )。
多选题 (1 分) 1分
A.
南佛山

B.
南山寺

C.
法幢寺

D.
北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