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和近代最成功的蒙学教材,它们分别指的是()。
A.《唐诗三百首》《千字文》
B.《唐诗三百首》《千家诗》
C.《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D.《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 )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
《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雨说》这首诗写于()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末,
C.20世纪9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初,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设计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
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丑学制
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 )
A.蔡元培
B.胡适
C.叶圣陶
D.陶行知
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 ),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
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
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新语文课程目标提倡( )学习方法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终身学习
D.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由( )和叶圣陶主编的《语文百八课》是我国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中,尝试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不朽之作。
A.夏丏尊
B.吕叔湘
C.王力
D.张志公
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语文教学论的基本特点( )
A.理论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教学论属于( )范畴
A.文艺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设计是从( )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容易组织和管理
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识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容易组织和管理
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是( )
A.学生
B.老师
C.学生和老师
D.家长
语文教育的内容以( )经学典籍为主体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自立、提问、研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 )
A.写作
B.习作
C.写话
D.创作
在“三百千千”中,把伦理教育与识字教学结合的最成功的是( )。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A.现代汉语修养
B.古代汉语修养
C.文章和文学修养
D.语文教育史修养
语文教学论学科性质的特点包括()
A.理论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阶段性
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精神有()
A.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B.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C.突出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D.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部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是( )
A.读、写、听、说能力
B.基础知识
C.基本概念
D.思想教育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
A.文言文
B.诗歌
C.词
D.散文
1906年梁启超创办长沙女子学堂,蔡元培.梁启超等提议将国文改为( )
A.中文
B.语文
C.国文
D.汉语
1949年颁布了下列哪一个课程标准( )
A.《国语课程纲要》
B.《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C.《中国国文课程标准》
D.《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
1960—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张志公发展了( )
A.工具说
B.突出政治
C.联系实际
D.评点论
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 )
A.忽视口语教育 忽视文学教育 脱离实际 忽略知识教育
B.脱离语言实际 忽视文学教育 脱离应用实际 忽略知识教育
C.忽视体育教育 忽视口语教育脱离实际 忽略知识教育
D.忽视体育教育 忽视口语教育 忽视文学教育脱离实际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
以下属于板书设计基本要求的有()
A.概括性
B.系统性
C.启发性
D.新颖性
以小结为主的结束,目的是()
A.整理归纳
B.深入理解
C.强化记忆
D.形成能力
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自结
C.讨论
D.练习
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中庸》
下列哪项不是考试的主要功能( )
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
下列哪项不是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 )
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容易组织和管理
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下列那一项不是语文课程现象的表现:( )
A.物质性的
B.活动性的
C.关系性的
D.精神性的
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其中是语文教材主体的是( )。
A.范文系统
B.知识系统
C.实践活动系统
D.助读系统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 )年开始的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部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是()
A.读、写、听、说能力
B.基础知识
C.基本概念
D.思想教育
传授语文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A.系统
B.精要
C.好懂
D.有用
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A.现代汉语修养
B.古代汉语修养
C.文章和文学修养
D.语文教育史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