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科技大学工程测量学(专升本)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值相比( )。(本题1.0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以下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是( )。(本题1.0分) 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
下列误差中,利用中间法不能消减的是( )。(本题1.0分) A、 i角误差 B、 标尺零点误差 C、 地球曲率影响 D、 大气折光影响
下列叙述中不是建筑基线的常用形式的是( )。(本题1.0分) A、 三点一字形 B、 四点十字形 C、 三点L形
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hBA=2.324m,则B点的高程HB为( )。(本题1.0分) A、 74.769m B、 70.121m C、 -74.769m D、 -70.121m
已知αAB=150°23′30″,连接角采用左角观测,∠BAC=138°23′29″,则αAC为( )。(本题1.0分) A、 288°46′59″ B、 108°46′59″ C、 12°00′01″ D、 192°00′01″
1:500测图,用全站仪施测地物时,若棱镜偏离地物中心点大于(  )时,应加偏心距改正。 (本题1.0分) A、 3cm  B、 4cm  C、 5cm  D、 10cm 
施工控制测量中,高程控制网一般采用( )。(本题1.0分) A、 导线网 B、 水准网 C、 方格网 D、 GPS网
测图时,等高距选择的越大,图上等高线( )。(本题1.0分) A、 密度越大 B、 平距越小 C、 测绘工作量越大 D、 反映实际地貌越不准确
支导线采用左、右角观测转折角,角度值分别为138°23′39″、221°36′25″,则左角度值为( )。(本题1.0分) A、 138°23′41″ B、 138°23′39″ C、 138°23′37″ D、 138°23′35″
为了防止错误发生和提高丈量精度,一般需进行往返测量,其成果精度用( )表示。(本题1.0分) A、 相对误差 B、 中误差 C、 限差 D、 往返丈量差
已知第四象限某直线象限角为35°,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本题1.0分) A、 35° B、 145° C、 215° D、 325°
用测回法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本题1.0分) A、 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B、 整平后重测整个测回  C、 对中后重测整个测回  D、 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电子经纬仪区别与光学经纬仪的最主要特点是( )。(本题1.0分) A、 没有水准管 B、 使用电子度盘 C、 使用金属度盘 D、 没有物镜对光轴
如果水准仪的十字丝横丝和竖轴不垂直,观测时要注意的是( )。(本题1.0分) A、 始终用十字丝的中间部分瞄准尺子上的刻划 B、 始终用十字丝的一端瞄准尺子上的刻划 C、 利用脚螺旋将十字丝横丝调成水平后,再用横丝读数 D、 利用目估横丝应在的水平位置,然后读数
水准仪i角检测中,前后视距均为42m测得高差后,移仪器于一尺近旁测得远处尺上读书b′,其与应读前视b之差b′-b=-6mm,则此仪器的i角为( )。(本题1.0分) A、 -14.7′ B、 +14.7′ C、 -29.5′ D、 +29.5′
测量上确定点的( )是通过水平距离、水平角测量两项基本工作来实现的。(本题1.0分) A、 高程 B、 位置 C、 平面位置 D、 高差
若A点的高程为85.76m,B点的高程为128.53m,设假定水准面高程为100m,并设为±0.00标高,则A、B点的标高为( )。(本题1.0分) A、 85.76m,128.53m B、 -85.76m,-128.53m C、 14.24m,-28.53m D、 -14.24m,28.53m
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距离。(本题1.0分) A、 假定水准面 B、 大地水准面 C、 地球椭球面 D、 平均海水面
测量坐标系X轴、Y轴的位置与数学坐标系的X轴、Y轴的位置( )。(本题1.0分) A、 完全一样 B、 相反 C、 有时一样 D、 不确定
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本题1.0分) A、 水平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地球椭球面
工程施工各阶段中,不需要进行实地测量工作的有( )阶段。(本题1.0分) A、 勘测 B、 设计 C、 施工 D、 竣工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站仪测量的基本量的是(  )。 (本题1.0分) A、 水平角  B、 竖直角  C、 距离  D、 坐标方位角
用轴线法测设建筑方格网时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 )个。(本题1.0分) A、 2 B、 3 C、 4 D、 5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本题1.0分) A、 选点埋石、水平角测量、 水平距离测量 B、 埋石、造标、绘草图 C、 距离测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 D、 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8.5″,则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本题1.0分) A、 ±2.1″ B、 ±1.0″ C、 ±4.2″ D、 ±8.5″
某边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值为540m,平均值的中误差为±0.05m,则该边长的相对误差为( )。(本题1.0分) A、 0.0000925 B、 1/10800 C、 1/10000 D、 1/500
已知线段AB的水平距离为200m,线段AB的方位角为133°10′22″,则线段AB的X轴方向的坐标增量为( )。(本题1.0分) A、 +145.859 B、 -145.859 C、 +136.840 D、 -136.840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 )方式量取的。(本题1.0分) A、 坐标纵轴北端起逆时针 B、 坐标横轴东端逆时针 C、 坐标纵轴北端顺时针 D、 坐标横轴东端顺时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仪器误差的是(  )。 (本题1.0分) A、 视准轴误差  B、 横轴误差   C、 竖轴误差  D、 目标偏心误差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关系中,错误的是( )。(本题1.0分) A、 1公分等于1分米 B、 1公里等于1000米 C、 1米等于1000毫米 D、 1毫米等于1000微米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16.163m,现要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之间,在A尺上读数为1.036m,则B尺上读数应为( )。(本题1.0分) A、 1.163m B、 0.127m C、 2.199m D、 1.036m
GPS系统所采用的坐标系是( )。(本题1.0分) A、 WGS84坐标系 B、 1980西安坐标系 C、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D、 1954北京坐标系
若A点的高程为88.172m,B点的高程为136.366m,设假定水准面高程为100m,并设为±0.00标高,则A、B点的标高为( )。(本题1.0分) A、 11.828m,-36.366 m B、 -88.172m,136.366m C、 -11.82m,36.366m D、 188.172m,-36.366m
某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其绝对高程为46.000m;室外散水标高为-0.550m,则其绝对高程为( )m。(本题1.0分) A、 -0.550 B、 45.450 C、 46.550 D、 46.000
在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中,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除了观测水平距离以外,通常还需要观测( )。(本题1.0分) A、 水平角 B、 垂直角 C、 高差 D、 天顶距
测量上确定点的高程通过( )工作来实现。(本题1.0分) A、 边长测量 B、 距离测量 C、 角度测量 D、 高差测量
地面上某点到国家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是该点的(   )。(本题1.0分) A、 假定高程   B、 比高  C、 绝对高程  D、 高差
沉降观测宜采用( )方法。(本题1.0分) A、 三角高程测量 B、 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 C、 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本题1.0分) A、 6.8% B、 1.5% C、 -1.5% D、 -6.8%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 AC  )误差。 (本题2.0分) A、 2C     B、 误差;    C、 指标差    D、 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E、 E 对中误差 
对于磁子午线方向,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本题2.0分) A、 与真子午线方向相同 B、 是磁针自由静止时,磁针轴线所指的方向 C、 可用罗盘仪测定 D、 可用经纬仪测定 E、 可用水准仪测定
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 )。(本题2.0分) A、 角度放样 B、 高程放样 C、 距离放样 D、 坡度放样
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中,属于正确说法的是()。(本题2.0分) A、 计算有序 B、 四舍五入,五看奇偶,基进偶舍 C、 步步校核 D、 预估结果 E、 测量数据记录错误
根据量距精度要求不同,钢尺量距一般分为( )。 (本题2.0分) A、 直接量距   B、 间接量距  C、 一般方法量距  D、 视距   E、 精密量距
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有(   )等。 (本题2.0分) A、 直角坐标法  B、 极坐标法  C、 角度交会法  D、 距离交会法   E、 图解法
提高导线测量精度,做法正确的有( )。(本题2.0分) A、 增加测角测回数 B、 往返量距 C、 改变导线布设形式 D、 控制长短边,减小测角误差 E、 增加多余观测
直线方向通常用该直线的()来表示。(本题2.0分) A、 方位角 B、 坐标增量 C、 象限角 D、 坡度 E、 垂直角
下列关于建筑工程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本题2.0分) A、 工程勘测阶段,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 B、 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总体规划及技术设计 C、 工程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施工放样 D、 施工结束后,测量工作也随之结束 E、 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测量
为了确定地面点位置,测量工作的基本观测量有()。(本题2.0分) A、 角度 B、 高差 C、 距离 D、 坐标 E、 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