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广州大学-政治理论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张太雷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党的四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在( )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持久战》 D.《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
( )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彻底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新教条主义束缚。 A.1977 B.1978 C.1979 D.198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 )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陈独秀实行右倾投降主义,大革命遭到惨重损失。 A.1925 B.1926 C.1927 D.1928
( )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促进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A.1933 B.1934 C.1935 D.1936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时代课题,但却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在:( )?A.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都是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的 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都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D.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 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B.离开中国的具体国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C.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是一致的?D.强烈的现实性是邓小平理论的本质特征?
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 A.比较准确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B.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内容基本确立?C.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作了初步的分析 D.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B.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 C.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强调“解放思想” D.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政权问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 A.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中,( )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力量。 A.知识分子 B.农民 C.民族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质是( ) A.地主阶级革命 B.农民阶级革命 C.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20 B.1921 C.1922 D.1923
毛泽东指出,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是( ) A.无产阶级 B.农民 C.知识分子 D.其他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 A.独立自主的作风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 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在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第二阶段,采取的利润分配政策是( ) A.定息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合作化 D.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主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 A.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 B.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C.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 D.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现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提前完成 B.我国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 ) 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B.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