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学(毕业考试)

一切生命体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

A.生长与发育
B.兴奋性
C.新陈代谢
D.生殖
E.适应性
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液
D.体液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负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性调节
E.前馈调节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入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出胞
E.入胞
O2和CO2进出细胞的扩散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入胞作用
C.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静息电位时膜两侧电位所保持的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水溶性物质(氨基酸.葡萄糖)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形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支的离子是

A.K+外流
B.K+内流
C.Na+内流
D.Na+外流
E.Ca2+内流
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血量约为

A.2000ml
B.4000ml
C.6000ml
D.8000ml
E.10000ml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氯化钠
D.脂肪酸
E.白蛋白
红细胞的造血原料是

A.铁和VitB12
B.VitB12和叶酸
C.蛋白质和钙
D.蛋白质和铁
E.蛋白质和VitB12
参与生理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E.嗜酸性粒细胞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
C.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类型
D.血浆中的凝集原类型
E.以上都不是
有关心动周期的论述,错误的是

A.收缩期短于舒张期
B.心房与心室有共同的舒张期
C.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
D.心房与心室有共同的收缩期
E.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A.快速射血期
B.等容收缩期
C.缓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心肌的前负荷是指

A.外周阻力
B.回心血量
C.血液粘滞性
D.动脉血压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兴奋性最高的时期是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局部反应期
E.以上都不是
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速度最慢的是

A.心室肌
B.心房肌
C.房室交界
D.希氏束
E.浦肯野纤维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A.心率
B.外周阻力
C.循环血量
D.心脏每搏输出量
E.心动周期
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降低动脉血压
B.升高动脉血压
C.减弱心血管活动
D.加强心血管活动
E.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心输出量是指

A.每博输出量
B.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C.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D.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
E.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是

A.足够的血压充盈量
B.心室收缩射血
C.外周阻力
D.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E.以上都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呼吸的基本环节

A.肺通气
B.肺换气
C.呼吸运动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E.组织换气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气体分压差
B.肺内压变化
C.胸内压变化
D.呼吸运动
E.大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
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项指标最好

A.肺活量
B.时间肺活量
C.潮气量
D.深吸气量
E.深呼气量
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无效腔为150ml,每分肺泡通气量约

A.3000ml
B.4000ml
C.5000ml
D.6000ml
E.7000ml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碳酸氢盐的形式
C.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D.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形式
E.以上都不是
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
B.袋状往返运动
C.分节运动
D.紧张性收缩
E.容受性舒张
胃液中与红细胞成熟有关的物质是

A.胃酸
B.胃蛋白酶
C.内因子
D.粘液
E.盐酸
三大营养物质的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排列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脂肪.糖类
C.蛋白质.糖类.脂肪
D.糖类.脂肪.蛋白质
E.脂肪.糖类.蛋白质
吸收的主要部位在

A.小肠
B.胃蛋白酶
C.口腔
D.大肠
E.食管
给患者用冰袋降温是利用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以上都不是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中脑
C.脑桥
D.延髓
E.大脑
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
B.传导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不感蒸发
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A.消化道
B.肾脏
C.皮肤
D.肺
E.呼吸道
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超滤液晶体渗透压升高
B.肾小囊内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糖阈
C.球-管平衡
D.水利尿
E.渗透性利尿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
B.下丘脑
C.骶髓
D.延髓
E.中脑
肾单位不包括()

A.肾小球
B.近端小管
C.远端小管
D.集合管
E.肾小囊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A.保钾排钠
B.保钠排钾
C.保钾保钠
D.排氢保钠
E.排氢保钾
下列情况属于渗透性利尿的是

A.大量饮水
B.大量输盐水
C.ADH分泌引起的尿崩症
D.糖尿病多尿
E.大量饮生理盐水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不包括

A.有效滤过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滤过膜的通透性
D.滤过膜的面积
E.肾血浆流量
下列哪项不属于突触传递的特征

A.全或无
B.单向传递
C.总合
D.突触延搁
E.对环境变化敏感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

A.突触后膜出现极化
B.突触后膜出现去极化
C.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D.突触后膜出现反极化
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肌紧张
C.腱反射
D.翻正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幼年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导致

A.侏儒症
B.肢端肥大症
C.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D.克汀病(呆小症)
E.糖尿病
生理状态下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生长激素
E.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