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环境保护法
环境行政处罚对象是行政机关。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在我国,有关环境保护规定的法定解释大多集中在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中。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的具体体现。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法范围很广泛,有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国家乃至人类,但不包括尚未出生的后代人。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污染者负担,主要是针对的已经发生的污染,即事后的消极补偿。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每人每年植树三株至五株。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行政处分只能进行申诉,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主观
B.
内容
C.
客体
D.
主体
三同时制度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其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的法律制度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同时设计
B.
同时施工
C.
同时投产使用
D.
同时监测
影响我国环境法实施效果的因素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行政执法的问题
B.
环境立法方面的问题
C.
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
D.
环境司法的问题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三化原则,指的是()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资源化
B.
减量化
C.
回收化
D.
无害化
行政主体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撤销行政违法行为
B.
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C.
履行行政职责
D.
进行行政赔偿
国家干预的手段主要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宏观手段
D.
经济手段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绝对量大,人均占有量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B.
我国土地资源的污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C.
土地类型多样
D.
难以利用以及质量低劣的土地比重大
关于环境污染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污染具有间接性
B.
环境污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产物
C.
环境污染具有潜伏性
D.
环境污染涉及地区广、人数少
环境法的目的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保护人体健康
B.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D.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属于环境行政处分的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降级
B.
罚款
C.
警告
D.
记过
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是第()次全国环境会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2
B.
1
C.
4
D.
3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罚款
B.
赔偿损失
C.
恢复原状
D.
排除危害
行政方面的干预手段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建立奖惩制度
B.
建立许可证制度
C.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D.
实行排污收费制
()是国际环境法诞生的标志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慕尼黑会议
B.
约翰内斯堡会议
C.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D.
里约会议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党的()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18大
B.
15大
C.
16大
D.
17大
环境法体系,以()为核心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B.
宪法
C.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D.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B.
普通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
C.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D.
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环境法制监督不包括下列哪一种行为的监督?()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行为
B.
环境守法行为
C.
环境行政执法行为
D.
环境司法行为
下列关于环境法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保护权益的共同性
B.
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C.
法律主体单一性
D.
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目前限期治理项目,治理期限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2
B.
3
C.
1
D.
5
1956年我国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B.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C.
四川南平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D.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现代国家大都在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实行()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公平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过错责任原则
D.
过错推定原则
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预防,是指预防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
B.
防治,是指对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治理
C.
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D.
综合治理要求根据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和防治进行统筹安排
环境污染损害诉讼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 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5
B.
2
C.
1
D.
3
哪一项不是经济方面的干预手段?()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建立奖惩制度
B.
实行排污收费制
C.
财政援助
D.
征收资源费或资源税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生物群落
B.
大气
C.
自然界
D.
生物圈
关于环境侵害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具有复杂性
B.
具有即时性
C.
具有社会性
D.
主体特殊性
不属于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有()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强行扣缴
B.
强制恢复原状
C.
强制划拨
D.
吊销营业执照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方面的干预手段()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国家利用税收杠杆来促进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B.
国家制定环境保护和预防制度
C.
国家实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
D.
国家制定环境控制法律制度
环境法实现的一种最终的制度保障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司法
B.
环境执法
C.
环境立法
D.
环境守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代,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
B.
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共同复合而成的统一体
C.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D.
生态平衡不同于自然平衡
第一个将环评制度法制化的国家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德国
B.
日本
C.
英国
D.
美国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实验区
B.
核心区
C.
缓冲区
D.
考察区
关于环境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法协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B.
环境法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C.
环境法调整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D.
环境法是某类具有共同目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环境权的内容()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管理权
B.
环境监督权
C.
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使用权
D.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
对环境立法监督采用的方式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备案
B.
批准
C.
发回
D.
检举
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防治污染
B.
回收利用
C.
清洁生产
D.
保护环境
下列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方式,哪一种是法律解决方式()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斡旋与调停
B.
仲裁与司法解决
C.
协商
D.
调解
环境民事诉讼最为常见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给付之诉
B.
变更之诉
C.
赔偿之诉
D.
确认之诉
环境法体系,以()为基础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宪法
B.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C.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D.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对环境资源进行维护、恢复和整治。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