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信阳师范学院学校体育科研(专升本)

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教学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教学目标具体化、量化,可观察、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与健康课是 ____ 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本题1.0分)
A、 学校体育
B、 业余训练
C、 课余活动
D、 体育竞赛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一定的_____ 在体育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的陈述。(本题1.0分)
A、 体育活动
B、 体育目的
C、 体育组织形式
D、 体育规则
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达到的体育课程目标的 _____和所学习内容的特点划分的等级。(本题1.0分)
A、 原则
B、 标准
C、 要求
D、 程度
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_____的需要、体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本题1.0分)
A、 社会发展
B、 国家的要求
C、 教学目标
D、 教学手段
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 ____、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本题1.0分)
A、 体能的练习
B、 体育活动
C、 体育教学
D、 个性培养
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就是课程。 (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它并不包括课程的设计及课程标准的制定。 (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实践类课程与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区别。从事身体练习是两者共同的特征。 (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学习不论是身体认知过程(技能掌握)还是一般的认知过程(概念掌握),它们均会对人的体能产生影响。(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课程的功能是根据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自身需要,对体育功能合理选择和组合的结果。(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目的论体育价值观和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注重体育课程的自我体验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以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其技术全面协调发展。(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科中心论强调教学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扮演支配与控制的角色。 (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体育课程所指的人文精神是指以文、史、哲、艺术为精髓的对体育价值的判断。 (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文化类课程的显著特点。(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精英教育具有狭隘的体育课程观念,认为课程即体育科目,特别是体育考试科目。 ( )(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年。(本题1.0分)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本题1.0分)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本题1.0分)
A、 礼、艺
B、 书、数
C、 诗、易
D、 射、御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本题1.0分)
A、 奴隶
B、 封建
C、 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
《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本题1.0分)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本题1.0分)
A、 洛克
B、 卢梭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 )(本题1.0分)
A、 1953年
B、 1950年
C、 1955年
D、 1965年
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本题1.0分)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考核课
D、 综合课
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本题1.0分)
A、 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B、 搞好训练
C、 上好体育课
D、 培养好体育骨干
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本题1.0分)
A、 艺术语言
B、 口令
C、 方言
D、 专业术语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本题1.0分)
A、 单一
B、 多样
C、 没有差异
D、 有差异,但不大
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 )(本题1.0分)
A、 反比例关系
B、 正比例关系
C、 抛物线关系
D、 不存在的
动作的节奏表现了动作的( )(本题1.0分)
A、 时间特征
B、 空间特征
C、 力量特征
D、 综合特征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本题1.0分)
A、 人体的外力
B、 支撑反作用力
C、 摩擦力
D、 人体的内力
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 )的语言法形式。(本题1.0分)
A、 口令和指示
B、 口头评定成绩
C、 口头汇报
D、 讲解
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 况下可采用( )(本题1.0分)
A、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 先合后分
D、 先分后合
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 作( )时间(本题1.0分)
A、 教师指导
B、 组织措施
C、 学生练习
D、 休息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本题1.0分)
A、 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
D、 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
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 )密度。(本题1.0分)
A、 综合密度
B、 专项密度
C、 练习密度
D、 指导密度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 )年举行一次(本题1.0分)
A、 2
B、 3
C、 4
D、 5
广义的科学(本题10.0分)
技术(本题10.0分)
科学研究(本题10.0分)
举例说明选题的依据。

简述体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本题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