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山东政法学院刑法总论

(单选题)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本题2.0分)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解释的效力上来划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本题3.0分)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学理解释
D. 限制解释
根据我国刑法论,盗窃罪属( )。(本题2.0分)
A. 法定犯
B. 自然犯
C. 既非自然犯也非法定犯
D. 危险犯
我国刑法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本题2.0分)
A. 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B. 可以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C. 不适用无期徒刑
D. 应当减轻处罚
甲看见张三李四一起走来,他想杀张三,就朝张三瞄准射击,但是枪法不准,打死了旁边的李四。问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2.0分)
A. 故意杀人罪既遂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故意杀人罪未遂
D. 过失致人死亡罪未遂
甲某遭到乙某持刀抢劫,一下就把乙某打昏过去。这时,甲某特别气愤,拿起罪犯掉在地上的刀子,几刀把昏倒在地的乙某扎死了。关于甲某行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本题2.0分)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假想防卫
D. 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甲男跟乙女谈恋爱,没谈成就产生了歹意,在夜晚把乙女诱到一个悬崖边,把乙女推下悬崖。然后他下山回家顺便看看结果,一看乙女没有摔死,正坐在地上哭。甲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也没有再加害乙女,径自走了。问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2.0分)
A. 故意伤害罪中止
B. 故意杀人罪未遂
C. 故意杀人罪中止
D. 故意伤害罪未遂
甲、乙二人共雇一条船走私,甲走私毒品,乙走私淫秽物品。对甲乙二人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本题2.0分)
A. 二人构成走私毒品罪的共犯
B. 二人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的共犯
C. 二人构成走私毒品罪与走私淫秽物品罪的共犯
D. 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甲绑架乙,在收取乙家人支付的赎金后,为防止暴露自己,将乙杀害。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2.0分)
A. 绑架罪
B. 故意杀人罪
C. 绑架杀人罪
D. 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我国关于刑罚消灭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2.0分)
A.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B.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C.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D.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五年
张某酒后驾车撞倒被害人乙,被害人被拖挂在车下,张某为逃避责任不顾被害人生死继续行驶,导致被害人被拖挂致重伤。问张某的行为构成( )(本题2.0分)
A. 交通肇事罪
B. 故意杀人罪未遂
C. 故意伤害罪
D. 交通肇事罪未遂
我国刑法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假冒注册商行为是指:( )(本题2.0分)
A.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C.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D.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主体的任何行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本题3.0分)
A. 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B. 第一次病理性醉酒的人
C. 精神病人
D. 聋哑人
我国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包括:( )(本题3.0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宽严相济原则
C. 罪刑法定原则
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的渊源包括:( )(本题3.0分)
A. 刑法典
B. 单行刑法
C. 附属刑法
D. 国际条约
我国现行刑法典是 1997年颁布的,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 ______    个刑法修正案。(本题2.0分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______   、放火、 ______     、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4.0分)
某甲为多分遗产,希望其哥哥某乙死亡,故每次某乙出差时某甲就十分热心帮其买好机票,果然某乙因某次飞机失事不幸死亡,请问该案例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本题2.0分)
A. 某甲的行为与某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B. 某甲的行为与某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
C. 某甲应定故意杀人罪
D. 某甲应定故事致人死亡罪
甲收拾屋子,见有一块废砖头,想都不想就随手把它扔了下去,砸死了一个行人。问甲的行为是( )(本题2.0分)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过失
D. 疏忽大意过失
在我国刑法中以分则对具体犯罪主体是否有特殊要求为标准来确定身份犯,以下犯罪中不属身份犯的有( )。(本题2.0分)
A. 贪污罪
B. 受贿罪
C. 抢劫罪
D. 玩忽职守罪
以下刑种不属于主刑的是:( )(本题2.0分)
A. 拘役
B. 无期徒刑
C. 没收财产
D. 死刑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本题3.0分)
A. 犯罪主体
B. 犯罪目的
C. 犯罪地点
D. 犯罪客观方面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_____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2.0分)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_____ 以下。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内容。
(二)请简述世界性原则(普遍管辖原则)。(应包含概念、适用对象和处理方法)(10分)(本题10.0分)
(三)简述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问答题) 王某的母亲刘某在1984年检查身体时被发现患有癌症,便入院治疗。经过近两年治疗,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病情也未见好转。该医院主治医师蒲某告知王某,其母亲的病情已无法控制,无救治可能,生命只可能维持半年左右。刘某因癌症的折磨,曾多次要求其子王某终止治疗或让医生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王某经过反复考虑,便找到主治医师蒲某,请求其为母亲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使母亲能摆脱癌症的折磨。1986年4月5日,蒲某按照王某的要求,为刘某注射了一支药物,致其死亡。请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该案。(本题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