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湖南科技大学普通心理学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
A、1864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 )。
A、定势 B、动力定型 C、无条件反射 D、反馈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 )。
A、祖父通过父亲传给孙子
B、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党适应 D、联觉
乔治·斯波林进行图像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
A、最强 B、较弱 C、适中 D、极强
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 )。
A、王方比李平高 B、李平比王方高 C、相等 D、无法相比
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
A、共同特质 B、枢纽特质 C、核心特质 D、次要特质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人的听觉主要受( )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
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
感受性是( )。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 )。
A、自然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物质需要 D、精神需要
感觉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求异思维的特点是( )。
A、流畅性 B、可操作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下面关于知识技能、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能力包含的是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 )人格的组成部分。
A、能力 B、质 C、性格 D、意志
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
A、感觉后象 B、视觉的后象 C、负后象 D、后象
以下属于联觉的是( )。
A、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色看起来觉得清凉。
C、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D、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以下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
A、边听讲边做笔记 B、吃完饭看书 C、自言自语 D、自拉自唱
操作性条件反射
什么是内部言语?它有何特点?
什么是原型启发?它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有何作用?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