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衡水学院国际经济学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 )。 A.企业  B.居民户  C.家庭  D.国家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 )。 A.是一种双赢行为 B.对其中的强国有利 C.对其中的弱国有利 D.是一种零和行为
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生产者剩余是指( )。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在要素禀赋论的基本模型里,X和Y分别被假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另一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是( )。 A.要素密集度逆转 B.贫困化增长 C.贸易转移 D.需求偏好相似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 )。 A.产品差异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相互倾销理论         D.嗜好理论
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 )。 A.国际投资 B.国际技术转让 C.国际融资 D.国际贸易
贫困化增长并不容易发生,因为它要求( )。 A.出口国是某产品的大国 B.该国基本上是单一经济 C.要依靠增加出口的总量收入弥补价格下降的损 D.同时具备以上条件
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明国的新产品出口( )。 A.在产品问世的时候即已开始 B.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C.是一个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的过程 D.以上三者都正确
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与小国相比,大国征收关税的主要不同在于( )。 A.保护效应更明显 B.消费效应更明显 C.能够改善贸易条件 D.对政府税收没有影响
对于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 A.进口配额 B.等额关税 C.一样好 D.不确定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
大国实施出口补贴之所以受损失更大,是因为( )。 A.大国的实力不强 B.大国的财政补贴太多 C.大国的进口量太大 D.大国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 )。 A.自由贸易区 B.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C.经济同盟 D.共同市场
抛补的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是( )。 A.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B.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和 C.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D.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和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将会导致本币币值( )。 A.上浮 B.下浮 C.不变 D.上下浮动
如果dx,dm分别代表出口的需求弹性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 A.|dx+dm|<1 B.|dx+dm|≤1 C.|dx+dm|>1 D.|dx+dm|≥1
根据货币分析法,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减少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最佳方案是( )。 A.货币升值 B.货币贬值 C.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 D.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
当一国处于高失业和国际收支赤字时,应采用( )。 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 )。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 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 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 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E.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根据经济增长过程中一国出口商品生产与商品进口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将经济增长类型分为( )。 A.中性的贸易增长 B.顺贸易型经济增长 C.出口偏向型增长 D.逆贸易型经济增长 E.进口偏向型增长
在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中,一国征收关税以后,可以从中获利的部门包括( )。 A.进口国的生产者 B.进口国的消费者 C.出口国政府 D.进口国政府 E.出口国生产者
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局限有( )。 A.容易导致国内工业低效率 B.容易面临国内市场狭小 C.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D.可能加剧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E.容易被外资所控制
影响有效关税保护率的因素有( )。 A.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B.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C.进口最终产品的数量 D.所用原材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 E.进口原材料的数量   
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关于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理论的国际收支仅指贸易收支 B.认为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 C.假定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D.贬值能够奏效还需要国内政策的配合 E属于利用价格调节国际收支的范畴
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包括( )。 A.现金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 C.货币幻觉效应 D.通胀预期效应 E.价格变动效应
对于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因素造成的 B.只用国内货币政策就可以调整国际收支的失衡 C.国际收支仅限于贸易收支 D.认为贬值相当于国内信贷紧缩 E.认为贬值通常会恶化贬值国的贸易条件
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 )。 A.融通资金   B.外汇管制   C.汇率浮动   D.调整经济   E.限制进口
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
重叠需求理论认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的差异性越大,两国之间存在的潜在贸易可能性也越大。( )
示范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 )
小国的最优关税就是禁止性关税。( )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自由贸易政策。( )
如果A国的利率高于B国,则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远期将贬值。( )
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个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汇率调整在发生作用时有一个时滞,要经历一个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
贸易乘数需要进口与出口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够对国民经济及其就业产生倍增的影响。( )
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灵。( )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简要评论上述观点。
分析下列四题,指出每题中是外部规模经济情形还是内部规模经济情形? (1)美国印第安纳州埃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部分的管乐器。 (2)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本田要么是从日本进口的,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玛丽斯维尔生产的。 (3)欧洲惟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的所有飞机都在法国土鲁斯组装。 (4)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特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业中心。
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有哪些?
简述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
根据下边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6分) 南非 尼日利亚 资本 100单位 25单位 劳动 200单位 100单位 (1)南非的资本/劳动比是多少? (2)尼日利亚的资本/劳动比是多少? (3)哪个国家资本丰富? (4)哪个国家劳动丰富? (5)假设服装生产需要较小的资本/劳动比,采矿需要较大的资本/劳动比。南非将在哪个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6)在尼日利亚与南非贸易后,哪一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会提高?
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为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现假设对该产品和中间投入品分别征收30%的进口从价关税,并假设关税不影响世界价格,(6分) (1)此种情况下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2)若对制成品征收30%的关税,对中间投入品征收40%,试比较有效保护率与名义关税率的大小。
已知A国是某种产品的贸易小国,其国内该产品的需求方程为P= -0.05QD+4.5,国内该产品供给方程为P=0.1QS,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1美元,请问(在计算过程中,产品价格单位为1美元表示,不考虑产品数量单位):(9分) (1)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国内生产量、国内需求量、贸易量分别是多少? (2)如果A国对该种商品征收100%从价关税,国内生产量、国内需求量、贸易量分别是多少? (3)计算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并在下图中用符号a标出。 (4)计算A国关税收入,并在下图中用符号b标出。
假定闭关自守状态下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是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其他两国的价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的百分之百从价税,那么A国是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 (2)如果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A国是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 (3)A国与B国结成的关税同盟是贸易创造关税同盟还是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或两者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