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许昌学院教师职业道德
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 A.孟子的观点 B.朱熹的观点 C.王明阳的观点 D.程颐的观点
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章老师的行为没侵犯了学生的 A.健康权 B.休息权 C.娱乐权 D.不合理劳动权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 A.发展 B.创新 C.教育 D.人才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有 A.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B.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C.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D.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对教师而言,所谓廉洁从教,具体内容包括 A.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 B.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 C.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 D.不能抱怨自己的薪酬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的(()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予"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A.能力 B.学时 C.态度 D.方法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A.仪表 B.举止 C.语言 D.礼仪
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有两个具体内容,即 A.严格要求自己 B.严格要求学生 C. 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着重从几个方面下功夫 A.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 B.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C.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廉洁从教的内容包括 A.坚持高尚情操 B.发挥奉献精神 C.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D.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 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从德育(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 A.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B.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C.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D.使学生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 A.先验理性 B.道德认知 C.客观世界 D.客观存在
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A.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B.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C.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D.道德义务的阶级性
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有 A.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 B.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C.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D.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经常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合理认知有 A.错误的道德观 B.错误的道德观 C.对教师职业的错误看法 D.错误的人才观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低于 D.略高于
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A.教师 B.学生 C.学校 D.学习
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 A.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格 B.论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C.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D.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人文关怀是教育的魅力追求,它强调的是 A.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B.只表扬不批评 C.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 D.发挥人的主体性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建立起( )的新型师生关系 A.民主 B.自由 C.平等 D.相互尊重
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 A.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B.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C.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教师要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 A.优秀学生 B.单亲家庭学生 C.每一位学生 D.智障学生
中学生林某课外活动时在学校的操场上翻单杠,单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林某从单杠上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严重骨折。谁应对林某的伤害承担责任 A.林某自己负责 B.林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 C.学校负责 D.以上各方均不负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包括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D.没有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是 A.认知活动 B.情绪 C.动机 D.兴趣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 A.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B.个人发展的需要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D.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 A.少争多让,善于倾听 B.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C.坦诚相见,赞美欣赏 D.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下列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 A.教师适当惩罚学生 B.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 C.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生的信件 D.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教师犹如露珠,滋润着吐艳的花朵,犹如泥土,无私地奉献养分。这形象地说明了为人师表所具有 A.表率性 B.律己性 C.真实性 D.平凡性和精神的高尚性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受人落后",在团队合作中,最好首先做到 A.严以律已,以诚待人 B.相互帮助通力合作 C.谦虚为怀、戒骄戒躁 D.凡是不要先出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