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升本)

预防医学的对象(本题4.0分) A、 个体 B、 病人 C、 健康人 D、 确定的群体 E、 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预防医学是(本题4.0分) A、 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 医学的基础学科 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 既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 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以下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的是(本题4.0分) 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 更着重于对症下药治疗疾病 C、 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 D、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本题4.0分) A、 急性病 B、 慢性病 C、 传染病 D、 常见病 E、 地方病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本题4.0分) A、 传染病 B、 急性病 C、 常见病 D、 慢性病 E、 血吸虫病
健康是(本题4.0分) A、 生活的目标 B、 日常生活的资源 C、 身体素质的体现 D、 没有疾病 E、 身体的平衡状态
健康3个维度中的心理维度是指(本题4.0分) A、 人的智力和情绪 B、 人的情绪和精神 C、 人的智力和情商 D、 人的智力、情绪和精神 E、 人的智力、情绪、精神和情商
社会支持网络是(本题4.0分) A、 社会为人们提供使用的万维网 B、 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的支持系统 C、 单位为职工构建的救济支持系统 D、 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 E、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形成的相互支持关系
物质环境包括(本题4.0分) A、 在生活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成环境 B、 在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成环境 C、 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化学和生物因素 D、 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E、 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成环境
环境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本题4.0分) A、 工业生产、农业耕种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B、 工业生产、农业耕种以及生活过程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 C、 工业生产、农业耕种、生活过程产生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D、 工业生产、生活过程产生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E、 农业耕种、生活过程产生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效能良好的卫生系统,应(本题4.0分) A、 减少民众因支付卫生服务所带来的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 B、 防御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 C、 努力保障民众具有对健康和卫生服务选择的自主权 D、 提供以人为本的公平医疗保健 E、 以上应该全包括
下列关于卫生系统,说法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其参与者包括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和监管者这两大类 B、 参与者使用的资源只包括资金和技术信息 C、 是一个在购买者、提供者、消费者和决策者之间存在很多反馈环的动态系统 D、 改变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不会对整个系统有直接的影响 E、 其结构和运行受到人口和技术的影响,但不会受到其所处的政治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说法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包括医疗服务体系,但不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B、 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但不包括卫生保障体系 C、 不包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D、 不包括疾病预防与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E、 以上都不对
我国的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本题4.0分) A、 政府实行福利政策的事业 B、 政府实行社会公益事业 C、 政府许可的营利性的事业 D、 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E、 政府通过购买形式为人民提供服务的事业
良好健康的目标为(本题4.0分) A、 卫生服务 B、 个体健康水平好 C、 人群健康平均水平较高 D、 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健康无差别 E、 人群健康平均水平较高及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健康水平差异较小
提高总体健康水平,提高卫生系统对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反应性,以及保证卫生资金筹集过程中的资金公平性,是以下哪项的目标(本题4.0分) A、 卫生服务 B、 卫生系统 C、 我国的卫生事业 D、 基本医疗制度 E、 医药卫生管理
反应性强调(本题4.0分) A、 卫生技术性 B、 卫生服务质量 C、 非卫生技术性服务和普遍的合理性期望 D、 基本医疗的合理性 E、 医药卫生管理的制度性
反应性测量(本题4.0分) A、 不包括尊重人权的指标 B、 为客观性指标 C、 为技术性指标 D、 为医疗管理指标 E、 分为主观性指标和客观性指标两部分
相同的健康需要应有相同的服务可及性,相同的需要应获得相同的卫生服务利用,是说(本题4.0分) A、 提高卫生系统对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反应性 B、 健康公平性 C、 卫生筹资和社会服务 D、 尊重人权的指标 E、 卫生保健公平性
WHO把卫生系统的功能归纳为(本题4.0分) A、 卫生服务提供、医疗保障与卫生执法监督 B、 医疗服务、疾病预防与医疗保障 C、 卫生服务提供、公平对待所有人与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的期望 D、 提供服务、创建资源、筹措资金和监督管理 E、 筹措资金、监督管理、尊重人权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本题4.0分) 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 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防制措施 D、 流行病研究方法 E、 以上均是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本题4.0分) 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 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 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本题4.0分)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本题4.0分) 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 研究疾病的病因 E、 以上均是
对能够反映总人群中某种基本流行状况的有代表性特定人群进行监测,这属于(本题4.0分) A、 常规报告 B、 被动监测 C、 哨点监测 D、 医院为基础的监测 E、 主动监测
疾病监测体系不包括(本题4.0分) A、 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 B、 死因监测系统 C、 症状监测系统 D、 自愿报告系统 E、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下列不是公共卫生监测目的的是(本题4.0分) A、 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B、 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C、 预测疾病流行 D、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E、 连续、系统地收集材料
传染病监测的内容不包括(本题4.0分) A、 病原体型别、毒力、抗药性变异情况 B、 人群免疫水平 C、 人口学资料 D、 死因调查 E、 疫情预测
下列不属于非传染病监测内容的是(本题4.0分) A、 病原体型别、毒力、抗药性变异情况 B、 基因及遗传背景因素监测 C、 人口学资料 D、 饮食、营养因素调查 E、 高危人群的确定
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指标的是(本题4.0分) A、 敏感性 B、 阳性预测值 C、 灵敏性 D、 代表性 E、 灵活性
关于我国的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下列不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 群体性突发事件 D、 伤害 E、 出生缺陷
下列不属于疾病暴发特点的是(本题4.0分) A、 时间较短 B、 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 C、 病人相对较多 D、 症状相似 E、 病人的病原体不一致
下列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是(本题4.0分) A、 乙脑 B、 流感 C、 伤寒 D、 肝吸虫病 E、 疟疾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不包括(本题4.0分) A、 义务性监测 B、 重点医院监测 C、 哨点监测 D、 自愿报告系统 E、 重点药物监测
下关于健康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健康管理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B、 健康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个人和人群的最大健康效果 C、 健康管理可以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信息 D、 健康管理仅由医生提供 E、 健康管理能有效地实现对慢性病的“三早”预防
健康管理不具有的特点是(本题4.0分) A、 标准化 B、 系统化 C、 可量化 D、 个体化 E、 封闭化
健康管理的策略不包括(本题4.0分) A、 生活方式管理 B、 需求管理 C、 疾病管理 D、 灾难管理 E、 因工残疾管理
以下关于生活方式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主要措施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 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C、 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D、 以群体为中心 E、 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我国目前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是(本题4.0分) A、 膳食 B、 运动 C、 吸烟 D、 饮酒 E、 以上都是
在实际工作中,生活方式干预的措施主要有(本题4.0分) A、 教育 B、 激励 C、 训练 D、 营销 E、 以上都是
以下关于需求管理,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需求管理实质是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 B、 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寻求最好的医疗服务,而不需要考虑成本 C、 需求管理主要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 D、 需求管理要促使求医者使用高级的医疗服务 E、 一旦有病,必须寻求最好的医疗服务
影响人们需求管理的因素有(本题4.0分) A、 患病率 B、 对疾病的认识 C、 患者的偏好 D、 个人请假能力 E、 以上都对
以下不是疾病管理特点的是(本题4.0分) A、 目标人群患某种特定的疾病 B、 以单个病例和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 C、 关注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D、 需要与多个卫生服务系统协调 E、 需要循证医学的指导
健康促进的概念为(本题4.0分) A、 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 B、 促使人们被动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 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 D、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E、 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本题4.0分) A、 教育 B、 组织改变 C、 增权 D、 认知改变 E、 社会干预
下列关于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生态学模式特别强调环境因素在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B、 生态学模式强调人的行为发展受多水平因素的影响 C、 生态学模式不仅强调社会环境,也强调物质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作用 D、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体因素对人的行为没有影响 E、 生态学模式同PRECEDE—PROCEED模式都是将健康促进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模式
以下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本题4.0分) A、 有规律地锻炼 B、 饭前便后洗手 C、 不吸烟 D、 坚持刷牙 E、 只吃喜欢吃的食物
以下属于个体水平行为改变理论的是(本题4.0分) A、 健康信念模式 B、 创新扩散理论 C、 社会认知理论 D、 医患关系理论 E、 格林模式
以下属于人际水平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是(本题4.0分) A、 健康信念模式 B、 创新扩散理论 C、 社会认知理论 D、 社区组织理论 E、 “知-信-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