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南阳师范学院-教育学-中国教育史
道尔顿制在我国率先被哪位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实验 ( ) (A) 俞子夷 (B) 舒新城 (C) 陶行知 (D) 陈鹤琴
提出以“自学辅导主义”来代替传统注入式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 恽代英 (B) 杨贤江 (C) 李大钊 (D) 毛泽东
1943年,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的学者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人之一”的我国教育家是 ( ) (A) 晏阳初 (B) 陈鹤琴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认为“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教育基本要求“敬业乐群”出自哪一部教育经典名著? ( ) (A) 论语 (B) 孟子 (C) 学记 (D) 中庸
下列学校中,哪所学校是在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 ) (A) 延安大学 (B) 华北联合大学 (C) 鲁迅艺术文学院 (D)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下面哪所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迁移到西南地区联合办学的典型事例 ( ) (A) 西南联合大学 (B) 西北大学 (C) 黄埔军校 (D) 陕北公学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是哪位思想家 ( ) (A) 龚自珍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颜元
最早在我国本土设立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是 ( ) (A) 马礼逊学校 (B) 登州文会馆 (C) 英华书院 (D) 宁波女塾
我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派遣得力于 (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容闳 (D) 李鸿章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教育宗旨的是 ( ) (A) 王国维 (B) 梁启超 (C) 严复 (D) 蔡元培
民国时期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家是 ( ) (A) 严复 (B) 蔡元培 (C) 梁启超 (D) 王国维
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 ( ) (A)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B) 少年中国学会 (C) 中华职业教育社 (D) 中国科学社
民国时期,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家是 ( ) (A) 柏克赫斯特 (B) 克伯屈 (C) 杜威 (D) 华虚朋
下列学校中,哪所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所办 ( ) (A) 湖南自修大学 (B) 上海大学 (C) 农民运动讲习所 (D) 抗日军政大学
国民政府时期,忽略中国国情而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是 ( ) (A) 教育独立 (B) 三民主义教育 (C)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D) 推行“戊辰学制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 ) (A) 运用历史唯心主义论述教育本质 (B) 批驳各种流行教育观点 (C) 对青年进行“全人生指导” (D)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述教育本质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都哪些 ( ) (A) 军国民教育 (B) 实利主义教育 (C) 公民道德教育 (D) 世界观教育 (E) 美感教育
严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 (A) 培养德、智、体兼备的新国民 (B) 指摘八股考试,比较中西学风 (C) 建立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D) 鼓吹女子教育,改革儿童教育
下列哪些项是清末教育新政的内容? ( ) (A) 建立新学制 (B) 禁止留学教育 (C) 废科举,兴学堂 (D)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E) 厘订教育宗旨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哪些教育观念变革 ( ) (A) 教育个性化 (B) 教育平民化 (C) 教育大众化 (D) 教育实用化 (E) 教育科学化
清朝后期,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哪些教育困境? ( ) (A) 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B) 书院兴盛 (C) 教育内容不切实用 (D) 科举考试弊窦丛生 (E) 教育方式陈旧落后
西周时期社会的总体特征有哪几项 (A) 实行宗法制度,用血缘关系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但又区别亲疏等级 (B) 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C) 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D) 文化教育上实行学在官府
西周时期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A)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B) 分为“大学”“小学”,还有“国学”“乡学” (C) 实行“六艺”教育 (D) 有官学、私学之分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体现在哪些地方 (A) 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B) 礼崩乐坏,文化下移 (C) 井田制遭到破坏 (D) 士阶层开始兴起
稷下学宫是由哪个国家创办的 (A) 秦国 (B) 郑国 (C) 齐国 (D) 楚国
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视科学与技术教育的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先秦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视教师作用、将教师地位提升到天地君并列地位的是 (A) 荀子 (B) 孟子 (C) 墨子 (D) 老子
墨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A) 大丈夫 (B) 兼士、贤士 (C) 鸿儒 (D) 真人
认为教育对人来说应该是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的教育学派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不是法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是 (A) 韩非子 (B) 商鞅 (C) 庄子 (D) 李悝
集中体现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是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乐记
哪部著作对于中国古代学制系统有系统设想? (A) 学记 (B) 大学 (C) 中庸 (D) 乐记
先秦诸子百家教育思想中,对于中国教育传统起奠基性作用的是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是对商代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的正确表 (A) 商代已经明确有成熟的文字,并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B) 商代已经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成为设立不同层次教育组织的依据 (C) 教育内容亦具备“六艺”的雏形。 (D) 生产生活技术成为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 (A)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B) 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C) 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 (D) 士阶层形成,产生新的教育需要
孔子是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人 (A) 鲁国 (B) 宋国 (C) 赵国 (D) 卫国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A) 学、问、思、辨、行相结合 (B) 启发诱导 (C) 因材施教 (D) 好学与实事求是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所树立的教师典范 (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温故知新,教学相长 (C) 以身作则 (D) 树立师道尊严的权威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私学,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农家
主张“不言之教”的是哪一学派教育家的主张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
孟子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 (A) 素丝说 (B) 性恶论 (C) 性三品 (D) 性善论
孔子所树立的教师的典范有哪些 (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教学相长 (C) 温故知新 (D) 爱护学生 (E) 以身作则 (F) 树立师道尊严,维护教师权威
墨子的教学思想 (A) 主动 (B) 实践 (C) 创造 (D) 教亦多术 (E) 量力
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孟子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性善论 (B) 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丈夫” (C) “持志养气”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D) 孟子强调教师的作用 (E) 在教学上,孟子强调“深造自得”
“中体西用”教育宗旨在哪本书中得到集中阐述 ( ) (A) 盛世危言 (B) 劝学篇 (C) 校邠庐抗议 (D) 西学东渐记
国民政府时期,忽略中国国情而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是 ( ) (A) 教育独立 (B) 三民主义教育 (C)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D) 推行“戊辰学制”
民国时期,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家是 ( ) (A) 柏克赫斯特 (B) 克伯屈 (C) 杜威 (D) 华虚朋
维新运动中,系统阐述女子教育的思想家是 ( ) (A) 康有为 (B) 谭嗣同 (C) 梁启超 (D) 严复
我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派遣得力于 (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容闳 (D) 李鸿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