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理工大学电路

.RL 一阶电路中,时间常数与电阻 R ( ) A.成反比关系 B.成正比 关系 C.成平方关系 D.无关系
叠加定理适应于 ( ) A.计算线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B.计算非线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C.计算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D.计算非线性电路的功率
描述电路中结点与支路电流关系的定律是 ( ) A.KCL B.KVL C.KCL 和 KVL D.ABC 都是
已知无源一端口端网络的端口电压u(t) 10 cos(10t  45o ) V,i(t)  5 cos(10t 15o ) A,电 压与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则此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 ) A. 0 B. 0.5 C. 0.866 D. 1
图 1 所示电路中电流 i 等于( ) A.1A B.2A C.3A D.4A
.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 A. 含有直流分量 B. 不含有直流分量 C.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D. 含有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
电路如图 4 所示, 开关 S 由打开到闭合, 电路内发生变化的是( ) A. 电压U B. 电流 I C. 电压源的功率 D. 电流源的功率
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 ) A.仅有稳态分量 B.仅有暂态分量 C.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D.无稳态分量,无有暂态分量
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B. 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C. 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D. 电感电流必然跃变
若uab  2 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为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
4 Ω 、6 Ω 和12 Ω 三个电阻并联,其总电阻是 。电阻并联时,电流按电 阻成 分配。
线性电感元件的感抗随频率增加而 ,在直流电路中电感相当于 。
无源一端口网络端电压 U =240 /-45°V,电流 I =20 /15°A,电压与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一端口网络的等效阻抗 Z= 。此时电路呈 性。
无源一端口网络 N 的等效阻抗 Z=(10+j10) Ω,则此 N 可用一个 元件和 一个 元件并联组合来等效。
串联谐振在 L 和 C 两端将出现过电压现象,因此也把串谐称为电压谐振。 ( )
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本线圈中引起的电磁感应称为自感。 ( )
任意两个相邻较近的线圈总要存在着互感现象。 ( )
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之和。 ( )
对称三相交流电任一瞬时值之和恒等于零,有效值之和恒等于零。 ( )
从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感元件属于动态元件。 ( )
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 )
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 )
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 ( )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越高,电路选择性越好,因此实用中 Q 值越大越好。( )
直流电、脉动直流电、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大约是多少?
在电路等效变换过程中,受控源的处理与独立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什么?
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 5 所示电路中 8 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