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陇东学院-社会学(专升本)

1. (单选题) 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 )(本题5.0分) A、 韦伯 B、 孔德 C、 斯宾塞 D、 迪尔凯姆
2. (单选题) 提出“镜中之我”理论的是( )(本题5.0分) A、 库利 B、 米德 C、 布鲁默 D、 戈夫曼
3. (单选题) 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本题5.0分) A、 未成年人 B、 成年人 C、 离轨和犯罪者 D、 老年人
4. (单选题) 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本题5.0分) A、 政治社会化 B、 性别角色社会化 C、 技能社会化 D、 行为社会化
5. (单选题) 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的学者是( )(本题5.0分) A、 斯宾塞 B、 涂尔干 C、 韦伯 D、 孔德
6. (单选题) 社会学成为一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本题5.0分) A、 整体性特征 B、 综合性特征 C、 实证性特征 D、 应用性特征
7. (单选题) 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且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是:( )(本题5.0分) A、 习俗 B、 道德 C、 法律 D、 宗教
8. (单选题) 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本题5.0分) A、 自由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垂直流动 D、 水平流动
9. (单选题) 确定一个社区地域范围的客观标志是:( )(本题5.0分) A、 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 B、 社区经济的交流范围 C、 社区文化的影响范围 D、 社区行政区划的范围
10. (单选题) “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 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指的是文化的:( )(本题5.0分) A、 创造性 B、 习得性 C、 共享性 D、 累积性
11. (单选题) 社会学产生于( ),蓬勃发展于美国。(本题5.0分) A、 非洲 B、 亚洲 C、 欧洲 D、 英国
12. (单选题) 社会系统要素中不包括的要素( )(本题5.0分) A、 人 B、 宇宙 C、 社会关系 D、 社会互动
13. (单选题) 在1838年出版阐述社会学原理的《 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本题5.0分) A、 韦伯 B、 孔德 C、 斯宾塞 D、 吴文藻
14. (单选题) 主张社会就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的学者是( )。(本题5.0分) A、 斯宾塞 B、 涂尔干 C、 马克思 D、 费孝通
15. (单选题) 那种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角色称为( )。(本题5.0分) A、 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 规定角色 D、 开放角色
16. (单选题) 一个人未能和无法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的现象,这是角色扮演者严重不称职或他已不能继续承担这种角色的情况称( )。(本题5.0分) A、 角色冲突 B、 角色失败 C、 角色混淆 D、 角色紧张
17. (单选题) 我们把发生于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的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称为( )(本题5.0分) A、 人际互动 B、 人际吸引 C、 身体语言 D、 空间距离
18. (单选题) ( )是农村社区中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本题5.0分) A、 亲疏关系 B、 经济关系 C、 职业关系 D、 血缘关系
19. (单选题)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本题5.0分) A、 正向社会化 B、 非社会化 C、 反向社会化 D、 特殊社会化
20. (单选题)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本题5.0分) A、 自然界 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社会文化 D、 社会教育
1. (单选题)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本题5.0分) A、 0—10人 B、 0—20人 C、 0—30人 D、 0—40人
2. (单选题)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建立的基础是:( )(本题5.0分) A、 魅力型统治 B、 传统型统治 C、 法理型统治 D、 世袭制统治
3. (单选题) 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本题5.0分) A、 问卷调查 B、 参与观察 C、 社会实验方法 D、 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4. (单选题) 创立交换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 )(本题5.0分) A、 马克思 B、 雷克斯 C、 布劳 D、 帕森斯
5. (单选题) 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是( )(本题5.0分) A、 生活技能社会化 B、 价值观念社会化 C、 政治社会化 D、 行为社会化
6. (单选题) 相距45厘米到122厘米之间,是( )(本题5.0分) A、 亲密距离 B、 个人距离 C、 社会距离 D、 公众距离
7. (单选题) 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的缺陷一般统称为( )(本题5.0分) A、 效率低下 B、 市场失灵 C、 政府失灵 D、 社会不公平
8. (单选题) 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本题5.0分) A、 人口问题 B、 失业问题 C、 环境问题 D、 贫穷问题
9. (单选题)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本题5.0分)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10. (单选题) “忠孝不能两全”在社会角色中反映的是( )社会现象。(本题5.0分) A、 角色紧张 B、 角色冲突 C、 角色失败 D、 角色混淆
11. (多选题) 按社会流动的原因可将其分为哪些类型:( )(本题5.0分) A、 结构性流动 B、 代际流动 C、 垂直流动 D、 个人性流动
12. (多选题) 以下属于社会政策的是:( )(本题5.0分) A、 社会保障政策 B、 教育政策 C、 就业政策 D、 住房政策
13. (多选题) 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 )(本题5.0分) A、 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B、 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上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C、 劳动时间缩短,社会成员拥有大量的娱乐休闲时间 D、 信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资源
14. (多选题) 以下关于阶级和阶层的陈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阶级的意识形态色彩强于阶层 B、 阶层可以看做一个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 C、 西方社会学界认为阶层泛指所有具有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 D、 农民工可以看做我国的一个新兴阶层
15. (多选题)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 )(本题5.0分) A、 姻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收养关系 D、 血缘关系
16.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本题5.0分) A、 家庭 B、 伙伴 C、 企业 D、 军队 E、 学校里的班级
17. (多选题) 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本题5.0分) A、 人数众多 B、 无组织 C、 不稳定 D、 非常规 E、 自发性
18. (多选题)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 )。(本题5.0分) A、 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 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 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 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19. (多选题) 越轨行为包括( )。(本题5.0分) A、 违法行为 B、 违章行为 C、 违规行为 D、 适应性行为 E、 从众行为
20. (多选题)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本题5.0分) A、 环境 B、 人口 C、 社会制度 D、 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E、 科学技术
1. (单选题)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本题5.0分)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 (单选题) 西方社会学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 )(本题5.0分) A、 斯宾塞 B、 迪尔凯姆 C、 孔德 D、 韦伯
3. (单选题) 提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是( )(本题5.0分) A、 罗伯逊 B、 费孝通 C、 泰勒 D、 滕尼斯
4. (单选题) 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基本视角不包括( )。(本题5.0分) A、 结构-过程的视角 B、 结构-整体的视角 C、 个体-整体的视角 D、 宏观-微观的视角 E、 均衡-冲突的视角。
5. (单选题) 人口是指特定时空内,由一定( )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总体。(本题5.0分) A、 社会关系 B、 自然关系 C、 环境 D、 要素
6. (单选题) 最古老和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 )(本题5.0分) A、 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B、 自发性合作 C、 指导性合作 D、 契约性合作
7. (单选题) 在团体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一个( )角色。(本题5.0分) A、 旁观者 B、 倾听者 C、 媒介者 D、 帮助者
8. (单选题) 以下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本题5.0分) A、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社会工作广 B、 社会学的任务解释社会,社会工作的任务解决社会问题 C、 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超越社会学的学科范围 D、 社会工作的产生早于社会学
9. (单选题) 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和表现性角色。(本题5.0分) A、 自致角色 B、 功利性角色 C、 规定性角色 D、 开放性角色
10. (单选题) 被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为“社会调查支柱”的是( )。(本题5.0分) A、 问卷 B、 实地研究 C、 抽样调查 D、 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