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普通遗传学

[单选题,20分] 遗传工程学上所说的分子杂交是指 ( )。 A.蛋白质与核酸 B.不同的核糖核酸 C.核糖核酸与去氧核糖核酸 D.不同的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单选题,20分]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专一性识别( )。 A.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 B.双链DNA的特定碱基顺序 C.特定的三联密码子 D.特定碱基
[单选题,20分] 第一个用于构建重组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是( )。 A.EcoR I B.EcoB C.EcoC D.EcoR II
[单选题,20分] 多态性(可通过表型或DNA分析检测到)是指( )。 A.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B.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C.一个基因影响了一种表型的两个或更多非相关方面的情况 D.一个细胞含有的两套以上的单倍体基因组
[单选题,20分]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 ) 。 A.用于遗传的“指纹结构”模式分析的技术 B.二倍体细胞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C.物种中的两个个体限制性图谱间的差别 D.两种酶在单个染色体上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单选题,11.1分]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单选题,11.1分]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单选题,11.1分] 玉米花粉母细胞(2n=20)减数分裂中期I,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为( )。 A.20个单价体 B.20个二价体 C.10个二价体 D.10个单价体
[单选题,11.1分] 减数分裂中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间的关系为( )。 A.两者互为因果 B.交换是结果,交叉是原因 C.交换是原因,交叉是结果 D.两者间无关系
[单选题,11.1分] 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 A.10对 B. 12条 C.10条 D.12对
[单选题,11.1分] 根据染色反应,间期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种,二者的区别在于 A.化学性质 B.结构 C.来源 D.核酸的紧缩程度及含量
[单选题,11.1分]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中期Ⅰ B.中期Ⅱ C.后期Ⅰ D.后期Ⅱ
[单选题,11.1分] 着丝点所在的区域是染色体的缢缩部分,称为( )。 A.次缢痕 B.核仁组织中心 C.主缢痕 D.随体
[单选题,11.2分] 一个二价体中包含( )条染色单体。 A.2 B.3 C.4 D.8
[单选题,16.6分] 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 )。 A.接合 B.性导 C.转导 D.转化
[单选题,16.6分] 假如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它们具有类似的表型,对其双突变杂合二倍体进行测定,个体表型为野生型,则可判定它们是属于( )。 A.同一个基因突变 B.两个基因突变 C.不能确定是否是同一个基因突变 D.同一个顺反子突变
[单选题,16.6分] 假如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它们具有类似的表型,对其双突变杂合二倍体进行测定,个体表型为突变型,则可判定它们是属于( )。 A.同一个基因突变 B.两个基因突变 C.不能确定是否是同一个基因突变 D.不同顺反子突变
[单选题,16.6分] 在一个密码子中有多少个重组子( )。 A.1 B.2 C.3 D.4
[单选题,16.6分] 在一个密码子中有多少个突变子( )。 A.1 B.4 C.2 D.3
[单选题,17分] 顺反子概念是( )提出的。 A.比德尔 B.本泽尔 C.约翰逊 D.津德
[单选题,7.1分] 在豌豆中,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无互作。那么CcRr×ccRr的后代中,双隐性个体出现的频率为( )。 A.1/2 B.1/4 C.1/8 D.1/16
[单选题,7.1分] 杂种AAbbCC×aaBBcc中,F2代纯合隐性个体的比率为( )。 A.1/64 B.1/8 C.1/16 D.1/32
[单选题,7.1分] 若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存在隐性上位作用,双基因杂种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分离比例为( )。 A.9:6:1 B.9:7 C.12:3:1 D.9:3:4
[单选题,7.1分] 如果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时,后代一定不会出现的血型是(  )。 A.O型 B.A型 C.AB型 D.B型
[单选题,7.1分] 隐性上位作用且是独立遗传时,AaBb×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 A.1:1:1:1 B.1:1:2 C.9:3:3:1 D.3:1
[单选题,7.1分] 隐性上位作用且是独立遗传时,AaBb×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A.1:1:1:1 B.1:1:2 C.9:3:3:1 D.3:1
[单选题,7.1分] 基因型为AaBbccDdEe 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AABbccddEe 的概率是 A.1/16 B.1/64 C.1/32 D.1/8
[单选题,7.1分] 某二倍体生物含有三个复等位基因a1,a2,a3,群体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A.2种 B.3种 C.6种 D.8种
[单选题,7.1分] 如果一对相对性状同时在杂合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形式属于( )。 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超显性
[单选题,7.1分] 两亲本杂交,其F1代自交F2代中表型分离比例为9:7,这是因为基因的( )。 A.重叠作用 B.显性上位作用 C.累加作用 D.互补作用
[单选题,7.1分] 两亲本杂交,其F1代自交F2代中表型分离比例为9:6:1,这是因为基因的( )。 A.互补作用 B.积加作用 C.累加作用 D.抑制作用
[单选题,7.1分] 在两对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2代出现9:3:4的分离比例,那么其遗传方式应为( )。 A.互补作用 B.积加作用 C.显性上位作用 D.隐性上位作用
[单选题,7.1分] 若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存在显性上位作用,双因子杂种AaBb自交后代的表型分离比例为( )。 A.9:6:1 B.9:7 C.12:3:1 D.9:3:4
[单选题,7.7分] 单因子杂种Aa 自交,后代中纯合基因型的比例为( )。 A.1/2 B.1/3 C.1/4 D.1/8
[单选题,12.5分] 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过交换的孢母细胞百分率有7%,则产生交换型配子的百分率为( )。 A.3.5% B.7% C.14% D.10%
[单选题,12.5分] 在不完全连锁遗传中,若两个基因之间的重组值为8%,则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换的性母性细胞的比例为 ( )。 A.32% B.16% C.8% D.4%
[单选题,12.5分] 两对非等位基因连锁,对其杂种的100个性母细胞进行检查,发现有15个性母细胞在两基因间出现了交叉,则其交换值为( )。 A.5% B.15% C.7.5% D.30%
[单选题,12.5分] 有一杂交:CCDD ×ccdd ,假设2位点是连锁的,交换值为20%,F2中基因型(ccdd)所占的比例应是( )。 A.1/16 B.0.25 C.0.20 D.0.16
[单选题,12.5分]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表达程度和表达方式,从而造成男女性状上的分布差异,这种遗传方式称为( )。 A.从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性遗传
[单选题,12.5分] 已知a与b基因间的遗传图距为20单位,从杂交后代中测得的重组型配子只占18%,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 )。 A.1% B.2% C.3% D.4%
[单选题,12.5分] 两连锁基因之间交换值的变化范围为( )。 A.1~100% B.0~50% C.50%~100% D.50~80%
[单选题,12.5分] 在同一染色体臂上的两座位之间最大重组率是(  )。 A.100% B.66.6% C.25% D.50%
[单选题,12.5分] 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等一系列等位基因,遗传学上称这种基因突变为( )。 A.基因突变的可逆性 B.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C.基因突变的多向性 D.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单选题,12.5分] 某一植物复等位基因a1 a2 a3 a4……表现自交不亲和性。a1a2(♀)×a1a3(♂)后代能产生的个体是( )。 A.a1a2 a2 a3 B.a1a3 a2 a3 C.a1a2 a1a3 D.a2 a3 a1a2 a1a3
[单选题,12.5分] 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称为(  )。 A.显性突变 B.隐性突变 C.致死突变 D.中性突变
单选题,12.5分] DNA分子中,由A变为G引起的点突变称为( )。 A.转换 B.颠换 C.移码 D.转化
[单选题,12.5分] 在DNA分子中插入一对碱基,会引起三联体密码( )。 A.转换 B.颠换 C.移码 D.转化
[单选题,12.5分] 在生物相近的物种中,存在相似的突变,这是属于基因突变的( )特征。 A.多方向性 B.可逆性 C.重演性 D.平行性
[单选题,12.5分] 电离辐射诱变,二倍体与异源多倍体比较,突变频率最低的是( ) A.二倍体 B.异源三倍体 C.异源六倍体 D.异源四倍体
[单选题,12.5分] 番茄的红果基因对黄果基因呈显性,在黄果番茄的植株上偶然出现了一个半边红、半边黄的番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体细胞的隐性突变 B.体细胞的显性突变 C.生殖细胞的隐性突变 D.生殖细胞的显性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