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国近代史专题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执行严格的闭关政策,规定只有( )一口可以对外通商。
( )年6月,英军总司令和全权代表懿律率侵略军驶抵广东海面,封锁了(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编写了( )一书,阐明了( )的思想。
( )年6月,英军总司令和全权代表懿律率侵略军驶抵广东海面,封锁了(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
洪秀全利用基督教教义,在两广创建了宗教组织( ),号召人民只拜上帝,不敬邪教。
( )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 ),定为太平天国都城。
1853年,洪秀全在天京颁布了( ),它以解决( )为核心,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861年冬天,西太后叶赫那拉氏与恭亲王奕䜣等发动政变,逮捕并处死肃顺等人,宣布两宫太后( ),这一政变史称( )。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实行所谓的( ),以训练新式军队和设厂建造船炮为主要内容。从70年代开始,他们又着手经营以( )为目的的民用企业。
1863年,总理衙门任命英国人( )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从此,中国海关税主权操纵在此人手中达40年之久。
1875年,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率清军入新疆,收复了除( )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4年8月,法国远东舰队在福建马江突然袭击中国的( ),中国官兵奋起抗击。这次战斗成为马江之役或( )。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悍然派军占领( )。第二年3月,又强迫清政府签订( )。
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 ),在它推动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等在北京相继成立。
1898年10月,( )等率义和拳众在鲁西北冠县梨园屯起义,树起( )的旗帜,攻打附近的教堂。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 )率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此开始。
1900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代表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了(《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沙俄军队在中俄边境地区制造了( )和( ),屠杀中国居民1.2万多人。
1900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代表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了(《 》) 9条,以防止义和团运动向长江流域蔓延。
到( )年,清政府已编练成北洋六镇新军,形成了以( )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该团体的宗旨是“振兴中华,维持国体”。
1905年,中国发生了以( )为中心的( )运动,它最终使清政府和美国不敢签订限制华工的续约。
1903年,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逮捕了( )查封了《苏报》。邹容自动投案。两人分别被判刑。这就是轰动当时的( )。
1904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成立,推举( )为会长。同年11月,( )在上海成立,以蔡元培为会长。
1906年9月,清政府颁布,宣布( )。到1908年,清政府又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并颁布( )23条。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成立第一届( ),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这个内阁实际上是( )因而使立宪派对清政府大失所望。
1912年2月,清朝( )皇帝宣布接受南北双方议定的优待条件,正是( )。这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1909年,革命诗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在( )成立了(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
1904年,清政府颁行( ),规定实行全国统一的新学制。1905年,又下诏停止乡试和会试。至此,历史1300多年的( )终于结束了。
1912年8月,中国同盟会与其他党团合作,成立了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的( ),举孙中山为理事长,但实权掌握在( )手中。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发起了( ),积极提倡简办婚礼和丧事。
1914年5月,袁世凯宣布废除( ),公布由约法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约法》。
1915年夏,杨度、严复等6人发起成立了( ),打着“学理讨论”的幌子,公开为帝制复辟摇旗呐喊。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承受帝位,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元年。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这段时间被称为民族资本发展的( )。
民国初年,封建势力沉滓泛起,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 )的逆流,企图开历史的倒车。
从1919年到1922年( )、陈独秀等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了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 )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新青年》被改为它的机关刊物,又创办( )月刊,对党的筹建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1924年9月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后,( )从热河前线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 ),解除了吴佩孚的职务,这就是有名的北京政变。
1923年2月,(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血腥屠杀参加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工人,造成“二七惨案”。
1925年3月12日,( )因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临终时,他还嘱咐国民党人和全国人民将反帝反封建革命进行到底。
北伐战争开始后,( )战场成为主要战场,北伐军以( )为先锋,加上其他军队约有5万人投入那里的战斗。
北伐战争捷报频传,使( )大受鼓舞,他从苏联回国后,于1926年9月中旬率部在绥远( )誓师,宣布要遵奉孙中山的遗嘱,进行国民革命。
1927年3月,中共中央农委书记( )发表了( )以事实驳斥一些人对农民运动的攻击和指责,热情讴歌农民运动“好得很”,从而鼓舞和推动了农运的发展。
1927年7月15日,( )等不顾宋庆龄、邓演达的坚持反对,悍然举行( )会议,公开背叛了孙中山所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
( )被日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潜回东北,继任东北保安司令,初步稳定了东北的局势。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
1931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上,通过了( ),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政治体制固定下来。
1935年11月,南京国名政府为了阻止白银外流,稳定货币和社会经济,决定实行( )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 定为( )。
1927年至1937年,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影响较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其中比较有名的是( )企业集团。在城市交通方面,( )的出租汽车公司则在上海出租汽车行业中独占鳌头。
“八七”会议纠正了以( )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