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赤峰学院病理学(专升本)

休克初期的重要临床表现是( )(本题4.0分) A、 血压明显下降 B、 呼吸困难 C、 少尿 D、 昏迷
尿毒症病人发生肾性骨病的原因是( )(本题4.0分) A、 PTH释放增多 B、 酸中毒 C、 1,25-(OH)2VD3合成减少 D、 以上都可促进肾性骨病发生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哪项错误( )(本题4.0分) A、 低蛋白血症 B、 肾内激肽生成减少 C、 钠水潴留 D、 肾内前列腺素E2、A2生成减少
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损伤是( )(本题4.0分) A、 严重挤压伤 B、 轻度烧伤 C、 脑外伤 D、 骨折
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本题4.0分) A、 汞中毒 B、 急性肾炎 C、 尿路梗阻 D、 休克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成人)少于( )(本题4.0分) A、 100毫升 B、 200毫升 C、 400毫升 D、 500毫升
肝性脑病病人不宜选用哪种液体灌肠( )(本题4.0分) A、 中性液体 B、 酸性液体 C、 碱性液体 D、 生理盐水
下列哪项属于假性神经递质( )(本题4.0分) A、 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苯乙醇胺 D、 γ-氨基丁酸
肝性脑病发生的机制主要是( )(本题4.0分) A、 脑缺血缺氧 B、 脑细胞溶解、坏死 C、 神经递质改变及能量代谢障碍 D、 脑淤血缺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本题4.0分) A、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B、 肺微血管静水压增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阶段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本题4.0分) A、 肺泡内液体机化 B、 肺纤维化形成 C、 肺间质水肿、肺水肿 D、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中央气道胸内可变阻塞主要引起的呼吸困难类型是( )(本题4.0分) A、 呼气性呼吸困难 B、 吸气性呼吸困难 C、 呼气吸气都困难 D、 劳力性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病人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时,电解质的主要变化是( )(本题4.0分) A、 血钾增高,血氯降低 B、 血钾增高,血氯增高 C、 血钾正常,血氯增高 D、 血钾降低,血氯降低
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本题4.0分) A、 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 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 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 患者PaO2降低而PaCO2不升高
支气管炎导致低氧血症的主要机制为( )(本题4.0分) A、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B、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C、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 弥散障碍
以下哪一种因素往往造成呼气性呼吸困难( )(本题4.0分) A、 急性喉头水肿 B、 白喉 C、 小气道炎症病变 D、 中央气道异物堵塞
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以下哪种情况( )(本题4.0分) A、 慢性支气管炎 B、 多发性肋骨骨折 C、 大量胸腔积液 D、 化脓性胸膜炎
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本题4.0分) A、 呼吸节律异常 B、 发绀的程度 C、 血气分析参数 D、 呼吸困难程度
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本题4.0分) A、 内呼吸功能障碍 B、 外呼吸功能障碍 C、 血液运输氧障碍 D、 呼吸系统病变造成机体缺氧
左心衰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本题4.0分) A、 下肢水肿 B、 呼吸困难 C、 胃肠功能改变 D、 肝肿大
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和。(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指标是PaO2低于60mmHg,PaCO2高于50mmHg。(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要注意纠正钙离子和钾离子浓度。(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碱中毒时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其发生机制与中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 )减少;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脑组织发生缺氧有关。(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PaCO2下降见于呼吸性碱中毒和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这两种酸碱紊乱。(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积液(积水)是指过多的体液在体腔内积聚。(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死亡是指机体_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消失。(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遗传性因素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发生的。(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