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贵州遵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是 A.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D. 发展集体经济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城市暴动 B. 根据地建设 C. 武装斗争 D. 土地革命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军队相互配合打击日本侵华军的战役有 A. 平型关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徐州会战 D. 忻口会战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其原因有 A. 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的“左”倾情绪未能得到认真的清理 B.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C. 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够完善 D. 对中国民革命的的实践与规律没有统一的了解
、戊戌维新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是 A.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 B. 革命派的反对 C. 惧怕人民群众 D. 守旧势力的反对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从和谐社会的高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主要是指 A. 以改革促进和谐 B. 以发展巩固和谐 C. 以稳定保障和谐 D. 以改革提升和谐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积极领导 D. 稳步发展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 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除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A. 缺乏中共的支持 B. 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C.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D. 单纯的阵地防御战等战略战术上的影响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A. 七大 B. 六大 C. 五大 D. 四大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 )悍然发起进攻 A. 晋察冀解放区 B. 陕甘宁解放区 C. 东北地区 D. 中原解放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 《资政新篇》 B. 《四洲志》 C. 《海国图志》 D. 《瀛环志略》
1956年中共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是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刘少奇
洋务运动的目标是 A. 挽救危亡 B. 对外开放 C. 求强求富 D. 中体西用
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70岁老将( )身先士卒,大败法军。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冯子材 D. 刘铭传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共产党人( )担任该校政治部主任。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新时代军队建设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 A. 装备强 B. 战斗力 C. 为人民服务 D. 作风优良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和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就是(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A. 以农村为中心 B. 先城市后农村 C. 以城市为中心 D. 农村包围城市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 )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A. “新政” B. “仿行宪政” C. “明定国事” D. “明定国是”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 A.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 香港海员罢工 D.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本质在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坚持党的先进性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形式是 A. 联合政府 B. 国共合作 C. “三三制”政权 D. 无产阶级专政
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必须保持的党的作风是 A.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 自我批评的作风 C.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 D.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主张的代表大会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四大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敌斗争获胜的三大法宝。 A. 《论联合政府》 B.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整顿党的作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 《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条件是 A.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B.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 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 开展党内整风运动 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