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财务管理(本科)-统计学原理

1. 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单选)—5分 A 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众数的计算( )。(单选)—5分 A 只适合变量数列 B 只适合品质数列 C 既适合变量数列又适合品质数列 D 两者都不适合
3. 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单选)—5分 A 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 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 该市所有自行车 D 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4.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单选)—5分 A 变量值的大小 B 组数 C 组中值 D 各组的界限
5. 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 )。(单选)—5分 A 1.039 B 0.03 C 0.04 D 0.039
6.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单选)—5分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7. 综合指数是一种()。(单选)—5分 A 简单指数 B 加权指数 C 个体指数 D 平均指数
8. 依据报告期销售额和个体价格指数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单选)—5分 A 综合指数 B 算术平均数指数 C 可变指数 D 调和平均数指数
9. 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单选)—5分 A 0.176 B 0.85 C 1.15 D 1.176
10. 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单选)—5分 A 季节变动 B 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 不规则变动
11.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多选)—5分 A 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 成个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 某人的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12. 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多选)—5分 A 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B 工业企业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D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13. 地区国企职工的工资总额是( )(多选)—5分 A 数量指标 B 总量指标 C 平均指标 D 质量指标 E 时期指标
14. 众数是( )(多选)—5分 A 位置平均数 B 总体中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 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15. 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多选)—5分 A 现象间确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 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C y与x必须同方向变化 D 现象间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E 相关系数r必须大于0
16.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多选)—5分 A 平衡作用 B 权数作用 C 稳定作用 D 同度量作用(媒介作用) E 调和作用
17. 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多选)—5分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 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D 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E 数列中的指标数值通常通过间断登记取得
19.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多选)—5分 A 算数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方程式法 D 调和平均法 E 加权平均法
20.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多选)—5分 A 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 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 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 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 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得分:3分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得分:3分 A.520 B.510 C.530 D.540
3.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 得分:0分 A.13%-11% B.113%/111% C.113%/11%-100% D.111%/113%-100%
4. 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得分:0分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
5.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得分:3分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得分:3分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得分:3分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8.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 得分:0分 A.常见值 B.代表值 C.实际值 D.典型值
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得分:3分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10.平均发展速度是( )。 得分:0分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得分:4分 A.现象间确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C.y与x必须同方向变化 D.现象间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E.相关系数r必须大于0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 得分:4分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个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的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3.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 得分:4分 A.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B.工业企业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 得分:0分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D.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E.数列中的指标数值通常通过间断登记取得
5.综合评价结果的局限性是( )。 得分:0分 A.综合评价结果不具有唯一性 B.综合评价结果绝对性 C.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 D.综合评价结果具有主观性 E.综合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得分:0分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7.地区国企职工的工资总额是( ) 得分:0分 A.数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质量指标 E.时期指标
众数是( ) 得分:0分 A.位置平均数 B.总体中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得分:4分 A.算数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10.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得分:4分 A.平衡作用 B.权数作用 C.稳定作用 D.同度量作用(媒介作用) E.调和作用
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1.039。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2.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3.依据报告期销售额和个体价格指数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调和平均数指数。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4.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数。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5.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季节变动。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变量值的大小。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7.众数的计算既适合变量数列又适合品质数列 。 得分:0分 A.正确 B.错误
8.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9.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0.176。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
10.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每一个学生。 得分:3分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