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川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本题4.0分) A、 诊断疾病 B、 研究疾病的表现 C、 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D、 研究疾病的归转 E、 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本题4.0分) A、 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B、 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C、 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D、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E、 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本题4.0分) A、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 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E、 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等渗性脱水如末经处理可转变为(本题4.0分)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低钠血症 D、 低钾血症 E、 水中毒
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全身性水肿(本题4.0分) A、 心性水肿 B、 炎性水肿 C、 肾性水肿 D、 肝性水肿 E、 营养不良性水肿
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是(本题4.0分) A、 胰岛素 B、 肾素 C、 生长素 D、 甲状腺素 E、 甲状旁腺素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电生理的影响是 静息电位(负值) 阈值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值(本题4.0分) A、 ↑ , 不变, ↑ B、 ↓, 不变, ↓ C、 不变, ↑, ↑ D、 不变, ↓, ↓ E、 ↑ , ↑, ↑
低钾血症促成横纹肌溶解主要原因是(本题4.0分) A、 运动时肌肉缺血 B、 代谢障碍 C、 尿毒症 D、 碱中毒 E、 肌肉麻痹少活动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 )(本题4.0分) A、 低血糖 B、 心肌收缩性降低 C、 骨骼肌麻痹 D、 酸中毒 E、 心室纤颤和停跳
低镁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本题4.0分) A、 心肌兴奋性增高 B、 通过高钾血症 C、 通过低钾血症 D、 Ca2+、Na+进入心肌细胞加快 E、 心肌缺血
休克伴发代谢性酸中毒中下列哪项变化是不存在的?(本题4.0分) A、 血[K+]↑ B、 血[Cl–]↑ C、 AG↑ D、 尿pH↓ E、 BB↓
代谢性碱中毒常见的病因是(本题4.0分) A、 严重腹泻 B、 严重呕吐 C、 使用安体舒通等利尿剂 D、 正常人摄入NaHCO31000mmol/d E、 高血钾
代谢性酸中毒时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中哪项是正确的?()(本题4.0分) A、 心肌细胞Em负值↑ B、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C、 Ca2+内流↑ D、 肌浆网释Ca2+减少 E、 对儿茶酚胺反应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本题4.0分) A、 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 B、 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 C、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E、 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本题4.0分) A、 右心输出量增加 B、 肺小动脉收缩 C、 左心功能不全 D、 肺小静脉淤血 E、 肺血流量增加
最早发现的白细胞致热原主要是指(本题4.0分) A、 白细胞介素-1(IL-1) B、 白细胞介素-2(IL-2) C、 肿瘤坏死因子(TNF) D、 干扰素(IFN) E、 白细胞介素-6(IL-6)
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反应是(本题4.0分) A、 神经-内分泌反应 B、 热休克反应 C、 急性期反应 D、 免疫反应 E、 炎症反应
应激时内啡肽升高与下列那种物质相关?(本题4.0分) A、 生长素 B、 胰岛素 C、 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情绪心理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主要机制是(本题4.0分) A、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B、 血胆固醇升高,血液粘度增高 C、 肾血管收缩,水钠潴留 D、 使心肌发生向心性肥大 E、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判断休克时器官灌流不足,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本题4.0分) A、 脉压<10mmHg B、 尿量小于15ml/h C、 中心静脉压7~8cmH2O D、 皮肤苍白甚至发绀 E、 收缩压<50mmHg
休克时血细胞压积(HCT)变化的规律是(本题4.0分) A、 先正常后降低 B、 先正常后升高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E、 先降低后正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共同发病环节(本题4.0分) A、 肺内DIC形成 B、 急性肺淤血水肿 C、 急性肺不张 D、 急性呼吸膜损伤 E、 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不是早期休克的表现?(本题4.0分) A、 脸色苍白 B、 四肢冰凉 C、 脉搏细速 D、 尿量减少 E、 神志昏迷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本题4.0分) A、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 B、 凝血酶原的激活 C、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 D、 纤溶亢进 E、 凝血功能异常
导致DIC发病的关键环节是(本题4.0分) A、 组织凝血因子大量入血 B、 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C、 凝血酶生成增加 D、 纤溶酶原激活物生成增加 E、 凝血因子Ⅴ的激活
血小板在凝血中具有下列哪种作用?()(本题4.0分) A、 释放凝血酶 B、 释放组织因子 C、 释放凝血因子Ⅻ D、 为内源性凝血系统提供反应表面 E、 提供Ca2+
肝功能严重障碍诱发DIC与下列哪一过程无关?(本题4.0分) A、 抗凝血酶-Ⅲ生成减少 B、 血小板生成减少 C、 清除凝血因子Ⅸa、Ⅹa、Ⅺa的作用减弱 D、 组织因子释放增多 E、 解毒功能障碍
DIC晚期时高度纤溶亢进使D-二聚体含量降低的原因是(本题4.0分) A、 尿激酶作用减弱 B、 α1-抗胰蛋白酶抑制减轻 C、 D-二聚体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D、 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多聚体作用减弱 E、 凝血酶分解纤维蛋白原减少
不参与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本题4.0分) A、 堵塞毛细血管 B、 增加血管通透性 C、 产生氧自由基 D、 释放溶酶体酶 E、 细胞内钾过荷
自由基中能使染色体发生畸变主要是(本题4.0分) A、 O2- B、 1O2 C、 OH• D、 LO• E、 LOO•
反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代谢指标是()(本题4.0分) A、 ATP减少 B、 cAMP增多 C、 cGMP减少 D、 乳酸增多 E、 过氧化脂质增多
有关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本题4.0分) A、 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 B、 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 C、 回心血量多于正常水平 D、 心脏负荷明显增大 E、 其产生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
临床上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本题4.0分) A、 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锑中毒 D、 阿霉素中毒 E、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时出现能量利用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是()(本题4.0分) A、 心肌过度肥大 B、 心脏缺血缺氧 C、 维生素B1缺乏 D、 肌浆网Ca2+摄取能力减弱 E、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心脏肌源性扩张的特点是(本题4.0分) A、 容量减小伴有收缩力增强 B、 容量加大伴有收缩力增强 C、 肌节长度小于2.2µm D、 肌节长度正处于2.2µm E、 心肌拉长不伴有收缩力增强
心衰时重构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分子基础是()(本题4.0分) A、 表达α-MHC为主 B、 表达β-MHC为主 C、 表达α-MHC和β-MHC为主 D、 心肌细胞体积缩小 E、 心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小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本题4.0分) A、 减轻心脏后负荷 B、 降低心脏前负荷 C、 增强心肌收缩功能 D、 改善心肌舒张性能 E、 清除心衰的诱发因素
喉部发生炎症、水肿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本题4.0分) A、 吸气时气道内压低于大气压 B、 吸气时胸内压降低 C、 吸气时肺泡扩张压迫胸内气道 D、 小气道闭合 E、 等压点上移至小气道
肺内功能性分流是指(本题4.0分) A、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D、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 E、 肺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宜低浓度氧疗这是由于(本题4.0分) A、 PaO2低于60mmHg(1mmHg=0.133kPa)对化学感受器作用才明显 B、 PaO2为30mmHg时肺通气量最大 C、 PaCO2超过80mmHg时呼吸运动主要靠低氧刺激 D、 缺氧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大于反射兴奋作用 E、 低浓度氧疗能增强呼吸动力
肝功能障碍时容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本题4.0分) A、 肝素产生增多 B、 凝血因子产生减少 C、 血小板产生减少 D、 毛细血管壁受损害 E、 纤溶酶产生增多
肝硬化病人血氨增高的常见诱因是()(本题4.0分) A、 胃肠运动增强 B、 胃肠道出血 C、 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D、 脂肪摄入减少 E、 糖类摄入增多
肝性脑病时脑组织内乙酰胆碱(Ach)的变化是由于()(本题4.0分) A、 肝脏合成胆碱酯酶减少而使乙酰胆碱分解减少 B、 血氨升高而抑制乙酰胆碱合成 C、 血氨使乙酰胆碱分解加速 D、 由于肝脏合成乙酰辅酶A增多而使乙酰胆碱生成增多 E、 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和分解减少并存而含量正常
γ-氨基丁酸使下列哪一种离子向神经元内流而使其呈超极化状态?()(本题4.0分) A、 Na+ B、 K+ C、 Ca2+ D、 HCO3- E、 Cl-
下述哪一因素不会使肝性脑病时脑对神经毒质敏感性增高?()(本题4.0分) A、 缺氧 B、 感染 C、 碱中毒 D、 镇静剂 E、 左旋多巴
急性肾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是(本题4.0分) A、 GFR降低 B、 囊内压增高 C、 血浆胶渗压降低 D、 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E、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有关非少尿期急性肾衰竭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本题4.0分) A、 GFR下降程度不严重,无氮质血症 B、 肾小管损伤较轻 C、 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量较多 D、 尿相对密度较低 E、 尿钠含量较低
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本题4.0分) A、 夜尿 B、 多尿 C、 少尿 D、 高渗尿 E、 蛋白尿
慢性肾衰竭引起患者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本题4.0分) A、 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B、 抑制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 C、 血小板数量减少 D、 FDP的抗凝血作用 E、 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尿毒症患者呼出气体有臭味其原因是()(本题4.0分) A、 细菌在口腔繁殖产生臭气 B、 酮体生成增多而丙酮呼出 C、 产生硫醇从呼吸道排出 D、 过度换气时呼出CO2 E、 尿素在口腔分解产生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