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石油大学-化工原理(2)
1.一般而言,A、B两组分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 单元操作中,而A组分在B组分中的单向扩散体现在 单元操作中。
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气相阻力控制)时,ci cL,pG pi。(约等于、不等于)
若S1、S2、S3分别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解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S1 S2 S3。 (>, =, <)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逆流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将 ,NOG将 ,出塔液相浓度X1将 。
二元理想溶液的组成、原料量相同,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的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相同,则得到的馏出物浓度(平均):xD简 xD平;得到的釜底残液浓度 xW简 xW平;塔顶馏出液总量:D简 D平。(>,=,<)
.在连续精馏塔中,q线方程为y=-0.5x+1.5xF,则进料液的q= ,并判断进料热状态为 。
某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汽组成y1,温度T,经全凝器恰好冷凝到泡点,部分回流入塔,组成x0,温度t,则y1 x0,T t。(>,=,<)
.全回流时,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 ,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 ,对相同的xD和xw,部分回流比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 。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主要针对 和 的物系,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 。
.板式塔负荷性能图中有5条线,其中代表液相处理量上限的是液相负荷上限线,代表液相处理量下限的是 线,代表气相处理量上限的是 线和 线,代表气相处理量下限的是 线。
.根据物料中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可分为 和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可分为 干燥阶段和 干燥阶段两段。
双组分理想气体进行连续稳态单向扩散,如维持气相各部分pA不变,温度增加,气相中的传质通量NA将如何变化?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在吸收传质速率方程的推导中应用的传质理论为 。 A.双膜理论 B.溶质渗透理论 C.表面更新理论 D.其他理论
3.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气体处理量一定,液气比增加,则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HOG及NOG如何变化? A.HOG将不变,NOG将增大 B.HOG将增加,NOG将不变 C.HOG将减小,NOG将增大 D.HOG将不变,NOG将减小
4.精馏理论中,“理论板”概念提出的充分而必要的前提是什么? A.塔板无泄漏 B.板效率为100% C.离开塔板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D.塔板上的传质推动力最大
5.当xF、xD、xW和q一定时,若增加回流比,其他条件不变,则 A.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B.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C.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D.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6.完成某分离任务需理论板数为NT=7(包括再沸器,塔顶采用全凝器),若ET=50%,则塔内需实际板数(不包括再沸器)为 A.14 层 B.12层 C.10层 D.无法确定
7.反映全塔平均传质效果的是: 。 A.总板效率 B.默费尔板效率 C.点效率 D.单板效率
8.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四种接触状态,操作时一般控制在 。 A.鼓泡接触状态 B.蜂窝接触状态 C.泡沫接触状态 D.喷射接触状态
9.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查得其他未知参数。 A.(tw,t) B.(td,H) C.(P,H) D.(I,tw)
10.空气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1,则 A.H1 >H0 B.φ0 >φ1 C.H1 <H0 D.φ0 <φ1
简述双膜理论(双膜模型)的基本论点。
.何谓适宜回流比?如何确定适宜回流比?其范围如何?
干燥实验通常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的,恒定干燥条件指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恒定干燥条件的过程。
四、常压下在塔径为1.1m的填料塔内,用煤油逆流吸收空气中的苯蒸气。苯的吸收率为99%,混合气体量为53kmol/h,入塔气中含苯2%(体积),入塔煤油中含苯0.02%(摩尔分率)。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操作温度为50℃,相平衡关系Y=0.36X,总传质系数Kya=0.015kmol/(m3·s)。试求: (1) 塔底煤油中苯的浓度; (2) 所需填料层高度。
五、用常压精馏塔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物,泡点进料,进料量100kmol/h,进料组成为0.50,塔顶产品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为0.95,产量D=50kmol/h,回流比R=2Rmin,设全塔均为理论板。塔顶为全凝器,塔底为间接加热,该物系相对挥发度=3。试求: (1) 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 (2) 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 (3) 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 (4) 离开塔顶第二层理论板的蒸汽组成。
六、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1为0.009kg水/kg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2为0.039kg水/kg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 (1) 水分蒸发量W(kg水/h); (2) 空气消耗量L(kg绝干气/h)及原湿空气消耗量L(kg原空气/h); (3) 干燥产品量G2(kg/h)。
1.费克定律描述的是由于_____________扩散所引起的传质,其扩散通量JA与______________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_______________系数。
2.液相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L=1/kL+H/kG,其中1/kL表示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含溶质A且摩尔分率为xA=0.2的溶液与压力为2atm,yA=0.15的气体等温接触(此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pA*=1.2xA),则此时将发生___________过程。用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分别为y=_________,x=________(摩尔分率)。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_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吸收过程推动力(y-ye)__________。
确定下述物理量沿连续精馏塔自上而下的变化趋势,塔内压力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易挥发组分的浓度__________。(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
分离要求一定,回流比不变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__________进料的q值最大,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__________,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__________。
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F=0.6,要求塔顶xD不小于 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__________kmol/h。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3,在一精馏塔内进行全回流操作,已知yn=0.4,则yn+1=__________。(由塔顶往下数)。全回流操作应用场合通常是__________。
间歇蒸馏操作中,若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__________,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___,间歇蒸馏与简单蒸馏的区别是__________。
在塔板的负荷性能图中,气相负荷的上限用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 线表示,气相负荷下限用__________线表示。
干燥操作中,干燥介质(不饱和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湿度__________,湿球温度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1.双组分理想气体进行连续稳态单向扩散,如维持气相各部分pA不变,气相中惰性组分的摩尔分率减少,气相中的传质通量NA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已知含某溶质A的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8atm, E2=0.015atm,E3=0.0085atm,则__________。 A.t3>t2 B.t1<t2 C.t1>t2 D.t3<t1
3.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2kmol/(m2·h),气相传质总系数Ky=1.5kmol/(m2·h),平衡关系y=0.5x,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__________。 A.0.02 B.0.015 C.0.01 D.0.005
4.下列哪些操作不利于脱吸(解吸)操作的进行? 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加压力 C.通入惰性气体汽提 D.通入水蒸汽汽提
5.原料的数量和浓度相同,用简单蒸馏得到的汽相组成为xD1,用平衡蒸馏得到的汽相组成为xD2。若两种蒸馏方法所得的汽相量相同,则:__________。 A.xD1> xD2 B.xD1= xD2 C.xD1< xD2 D.不能判断
6.下列关于精馏中“最小回流比”的说明哪条对?__________。 A.它是经济效果最好的回流比 B.它是保证精馏操作所需塔板数最少的回流比 C.它是保证精馏分离效率最高的回流比 D.以上都不对
7.有两股组成不同的料液,如何加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分离更经济?__________。 A.分别从不同的塔板加入 B.将它们混合后从某一合适的塔板加入 C.分别从不同的塔板入塔与混合后从某一恰当的塔板入塔经济效果一样 D.是分别入塔还是混合后入塔要根据两股料液的热状态而定
8.某精馏塔的理论板层数为17.0,全塔总板效率为61%,板间距为0.40m,试问塔的有效高度为:__________。 A.10.4m B.10.8m C.10.7m D.11.2m
9.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__________。 A.非结合水份 B.自由水份 C.结合水份 D.临界水份
10.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2kg水/kg绝干料,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湿球温度为tw,露点为td,现将该物料自初始含水量X1=0.45 kg水/kg绝干料干燥至X2=0.1kg水/kg绝干料,则在干燥末了时物料表面温度为tm,则__________。 A.tm> tw B.tm =t C.tm = td D.tm = tw
简述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条件。
板式塔塔板上液面落差过大会有什么后果?设计上如何防止液面落差过大?(提出一条措施即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