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许昌学院-行政管理-文科高等数学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本题2.0分) A、 注入式 B、 启发式 C、 发现式 D、 探究式
把数学思维划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依据是( )(本题2.0分) A、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 B、 数学思维活动的总体水平 C、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 D、 数学思维品质
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本题2.0分) A、 归纳 B、 演绎 C、 类比 D、 分类
以下哪一部分知识不属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 )(本题2.0分) A、 几何初步知识 B、 代数初步知识 C、 统计初步知识 D、 函数初步知识
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本题2.0分) A、 20以内的数 B、 100以内的数 C、 10000以内的数 D、 多位数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名符其实地发展为综合式体系的时间是( )(本题2.0分) A、 1963年 B、 1978年 C、 1986年 D、 1992年
能按运算顺序做加法和乘法,并求出正确结果,这反映了学生的( )(本题2.0分) A、 数学表象 B、 数学技能 C、 数学能力 D、 数学想象
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的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分别是 “ 陈述性知识 ” 、 “ 程序性知识 ” 以及( )。(本题2.0分) A、 策略性知识 B、 过程性知识 C、 技能性知识 D、 概念性知识
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 )。(本题2.0分) A、 基础性原则 B、 学术性原则 C、 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D、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 )。(本题2.0分) A、 传递与接受的关系 B、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C、 交互主体的关系 D、 知与不知的关系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本题2.0分) A、 注重问题解决 B、 注重数学应用 C、 注重数学形式化 D、 注重数学交流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几何教学内容增加了(本题2.0分) A、 平行线 B、 圆柱 C、 圆锥 D、 扇形
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本题2.0分) A、 定向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单个动作阶段 D、 连续动作阶段
关于计算教学,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本题2.0分) A、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B、 应重视笔算,加强计算的技能性训练 C、 应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D、 应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数学知识包括(本题2.0分) A、 数学方法 B、 数学问题 C、 数学规则 D、 数学思维
数“3”可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可以表示三块钱、还可以表示三本书等,所以数学概念具有(本题2.0分) A、 抽象性 B、 系统性 C、 具体性 D、 逻辑性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教材的重点是(本题2.0分)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三角形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是(本题2.0分) A、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 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C、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思维单一性的矛盾 D、 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于(本题2.0分) A、 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B、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 以再造性思维为主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本题2.0分) A、 计算能力 B、 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C、 空间观念 D、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觉”是属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中的哪个目标(本题2.0分) A、 知识与技能 B、 数学思考 C、 解决问题 D、 情感与态度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这种定义称为数学概念的(本题2.0分) A、 属加种差式定义 B、 描述式定义 C、 约定式定义 D、 发生式定义
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本题2.0分) A、 交集思想 B、 并集思想 C、 差集思想 D、 补集思想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 )(本题2.0分) A、 函数思想 B、 集合思想 C、 化归思想 D、 极限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本题5.0分) A、 基础性 B、 科学性 C、 普及性 D、 发展性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按教学的进度可分为(本题5.0分)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过程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数学教学方法具有(本题5.0分) A、 高度的抽象性 B、 严谨的推理性 C、 严密的逻辑性 D、 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记忆包括 ( )三个阶段(本题5.0分) A、 获得 B、 保持 C、 再现 D、 确认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 )的一门科学(本题5.0分) A、 数量关系 B、 空间形式 C、 逻辑推理 D、 本质属性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题5.0分) A、 动手实践 B、 自主探索 C、 合作交流 D、 适度练习
确定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主要依据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本题5.0分) A、 培养目标 B、 数学本身的特点 C、 学生的年龄特征 D、 班风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最基础的部分,它揭示的是现实世界中最简单的(本题5.0分) A、 概率知识 B、 算术知识 C、 代数初步知识 D、 几何初步知识
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按照学习方式划分,可以分为( )和( )。(本题5.0分) A、 有意义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
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本题5.0分) A、 数量关系 B、 空间形式 C、 几何图形 D、 数字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