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制定战略管理要大量地依靠来自()。 (1.5分) A管理层的信息 B外部的信息 C作业层的信息 D内部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一个()矩阵表示。 (1.5分) A能/层次 B平式 C络式 D次式
U/C矩阵是用来进行( )的方法。( )(1.5分) A系统开发 B系统分析 C子系统划分 D系统规划
在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存储是指()。 (1.5分) A单据 B磁盘文件 C数据库文件 D存储数据的地方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1.5分) A数据处理 B提供信息 C辅助决策 D过程控制
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1.5分) A控制结构图 B业务流程图 C数据流程图 D数据功能矩阵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哪个阶段的任务?( )(1.5分) A要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开发MIS的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 )(1.5分) A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B完成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C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D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难以获得( )(1.5分) A系统数据 B系统信息 C系统人才 D系统需求
输出设计应由( )(1.5分) 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 B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 C系统设计员根据转入数据完成 D系统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
数据流程图中的外部实体是指()。 (1.5分) A输入的凭证单据 B输出的凭证单据 C本系统的单位或人员 D本系统外的单位或人员
用()开发MIS,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 (1.5分) A系统法 B结构法 C对象法 D原型法
下列不属于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是( )(1.5分) A编码程序 B业务流程分析 C系统详细调查 D数据流程分析
子系统或模块相对(),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数据调用和控制联系,并将联系比较密切、功能近似的模块相对集中。 (1.5分) A独立 B松散 C收集 D排斥
()系统开发方法是目前最长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1.5分) A原型法 B结构化 C面向对象 D增长法
从用户向系统请求开始,到系统回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时间。 (1.5分) A响应 B执行 C回答 D作业
管理业务流程图可用来描述( )(1.5分) A处理功能 B数据流程 C作业顺序 D功能结构
设备选配依据包括()。 (1.5分) A系统的要求 B系统的吞吐量 C系统的逻辑功能 D系统的职能
()由原来的代码(本体部分)和一个附加码组成,用于检查代码的录入和转录过程中是否有差错。 (1.5分) A本码 B产品码 C姓名码 D校验码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 )。 (1.5分) A逻辑判断表 B输入处理图 C输出处理图 D树枝因果图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性质的工作,要()。 (1.5分) A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B精度高 C使用寿命短 D经常重复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创始人,高登·戴维斯对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1.5分) A符号 B事件 C信息 D数字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在()下才能完成。 (1.5分) A系统目标 B精度高 C系统性队伍 D坚强的领导
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1.5分) A正确评价当前系统 B尽量说服用户接受系统分析人员的意见 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 D弄清用户要求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中有( )(1.5分) A文件和数据库设计 B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C编写程序高等说明书 D制定设计规范
在代码设计的原则中,代码的可扩充性是指( )(1.5分) A每个代码的含义是唯一的 B代码的位数是可变化的 C编码要留有足够的位置 D代码的含义是可以变化的
信息收集工作可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收集两种。 (1.5分) A加工后信息 B统计信息 C流动信息 D二次信息
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是外部实体。 (1.5分) A仓库 B计划科 C供应科 D销售科
在企业MIS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时,一般要求达到()。 (1.5分) A第一范式 B第二范式 C第三范式 D第四范式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应用领域,而且是一门()。 (1.5分) A业务 B技术 C手段 D学科
模块结构包括()。 (2分) A调用 B判断调用 C控制调用 D循环调用
由于生产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如:()。 (2分) AU型组织 BM型组织 CH型组织 DO型组织
()属于程序设计的原则。 (2分) A可靠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可维护性
MIS系统的维护包括()。 (2分) A程序的维护 B操作系统的维护 C数据的维护 D代码的维护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包括()。 (2分) A数据流条目 B文件条目 C数据库条目 D数据项条目
集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的组合:()。 (2分) A系统装设 B教育用户 C信息集成 D应用集成
编码的目的包括()。 (2分) A唯一识别 B便于存储检索 C位数较少 D提高处理效率和精度
MIS是介于()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 (2分) A管理科学 B经济科学 C数学 D计算机科学
MIS从使用者角度看,它有一个目标,多种功能,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一个功能结构。 (2分) A一个目标 B多种功能 C一种技术 D多种假设
科学的管理基础包括()。 (2分) A管理工作程序化 B管理业务标准 C报表文件统一 D基础数据完整并代码化。
()体现了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2分) A自顶向下 B自底向上 C逐层分解 D逐步合并
在MIS开发的生命周期法中,下列步骤中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 (2分) A详细调查 B数据流程分析 C逻辑设计 D编写程序
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包括()。 (2分) A面向管理 B利用系统的观点 C数学的方法 D计算机应用
()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 (2分) A程序设计 B购置计算机 C画出数据流程图 D描述处理过程
计划是为组织及其下属机构()。 (2分) A确定目标 B组织管理 C拟定行动方案 D制定各种计划
()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流程图符号。 (2分) A矩阵 B数据流 C加工处理 D数据存储
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即按()计算。 (2分) A必要劳动量显著 B使用效果 C必要技术 D使用假设
下面()的情况,不易采用联机实时处理。 (2分) A定期数据处理 B没有通信设备 C需要及时响应 D多种应用处理
运用功能/数据(U/C)矩阵确定收集数据的具体形式以及整体数据的()。 (2分) A完备程度 B一致程度 C复杂程度 D无冗余的程度
()等,属于信息的基本属性。 (2分) A传输性 B分享性 C增值性 D转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