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下列设施中不属于城市居住用地的有 A.宅前路 B.居住区游园 C.中专学校 D.社区医疗点
城市排水体制分为 A.同质与分质 B.同压与分压 C.合流与分流 D.环状与枝状
道路桥洞通行界限:行人和自行车高难度界限为( ),汽车高度界限为( )。 A.2.5m,3.5m B.2.5m,4.5m C.2.0m,3.5m D.2.0m,4.5m
城市化水平达到75%,说明该国家已经进入城市化的( )时期。 A.前期 B.成长期 C.后期 D.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体系分为 A.历史城市、历史街区、文物古迹 B.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文物 C.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D.历史城镇、历史地段、文物古迹
关于城市总体布局正确的是 A.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功能 B.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形态 C.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结构 D.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分别于( )施行。 A.1990年4月1日、2007年10月28日 B.1989年12月26日、2007年10月28日 C.1989年12月26日、2008年1月1日 D.1990年4月1日、2008年1月1日
长沙市的总体规划由( )审批。 A.城市政府 B.省政府 C.国务院 D.建设部
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化大分工的标志是 A.工业与商业分离 B.农业与商业分离 C.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D.工商业与农业分离
下面关于城市化表现不正确的是 A.农业人口变成非农业人口 B.产业结构发生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C.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D.逐步转变为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社区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亲密 A.组织关系 B.邻里关系 C.居住关系 D.社会关系
城市规划分阶段层次正确的是 A.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三个阶段 B.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C.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 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D.纲要、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益阳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 )审批。 A.城市政府 B.省政府 C.国务院 D.建设部
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化大分工的标志是 A.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B.农业与商业分离 C.农业与畜牧业分 D.工商业与畜牧业分离
下列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有 A.防洪堤 B.小学 C.消防站 D.变电站
下列设施中不属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有 A.支路 B.高速 C.公共停车场 D.干路
城市化水平达到32%,说明该国家已经进入城市化的( )时期。 A.前期 B.成长期 C.后期 D.快速发展时期
以下组织不属于政治组织的是 A.政府 B.工商联 C.群众艺术馆 D.政协
以下不属于变电站选址要求的是 A.靠近城市中心 B.地势较高,便于进出线 C.不占或少占农田,地质条件好 D.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下列( )不属于高层建筑 A.1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 B.总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公共建筑 C.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D.总高度超过32m的综合性建筑
下列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给水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促进城市起源的重要因素是 A.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B.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C.原始部落出现 D.私有制度出现
关于城市化的解释,那一项除外 A.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上升 B.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 C.城市生活方式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D.城市人口明显增长
区域中心城市主要指( )区域中心城市 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信息
对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考工记》,写作于 A.西汉 B.春秋 C.秦 D.西周
工业革命前,欧洲出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A.雅典 B.伦敦 C.罗马 D.巴黎
《雅典宪章》中最核心的城市规划思想是 A.城市交通 B.功能分区 C.人居环境 D.基础设施
导致现代城市发展的最终根源 A.人口增长 B.现代交通 C.工业革命 D.现代科技
“调查-分析-规划”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法是由谁提出的 A.格迪斯 B.霍华德 C.柯布西埃 D.西谛
关于风向频率,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某一风向频率越大,则其下风向受污染机会越少 B.污染程度常用污染系数来表示,即: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C.、污染程度常用污染系数来表示,即:污染系数=风向频率x平均风速 D.污染的程度与风频成反比,与风速成正比
关于地震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表示地震强度大小主要以烈度表示 B.一次地震后,随着离开震中的远近,震级是不同的 C.随着离开震中的远近,烈度是不相同的 D.随着离开震中的远近,烈度是相同的
以下哪项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用地规模,因此城市用地选择的首要目标是容纳今后的城市人口 B.、城市用地选择应该尊重现状条件 C.城市用地选择的范围不应该行政区界线 D.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不利的地区
一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 A.25~30m2/人 B.18~28m2/人 C.20~30m2/人 D.25~35m2/人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绿地可称为城市农业生产、科研基地 B.生态控制区不宜向公众开放 C.防护绿地宜兼做公园使用 D.景观游憩区宜开发建设后向公众开放
工业用地比例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A.15%~25% B.20%~32% C.20%~30% D.15%~30%
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 城市用地共分 A.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B.9大类、45中类、73小类 C.12大类、46中类、72小类 D.10大类、45中类、73小类
计算城市用地规模时,主要依据为 A.规划区的人口规模 B.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C.规划总人口规模 D.规划非农业人口规模
城市形态类型一般分为( )两大类 A.集中型、分散型 B.开放型、封闭型 C.单中心性、多中心型 D.规则型、不规则型
关于城市布局的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 A.环形放射型城市布局容易造成城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 B.分散型的城市布局应该强调各个组团的相对独立性 C.、集中式的城市布局模式溶剂造成近期与远期发展的矛盾 D.网格状的城市布局模式容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关于城市规划任务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市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B.城市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C.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D.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不适当的方式为 A.开辟新区、保护旧城 B.保护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历史标志 C.、城市整体环境保护 D.恢复古迹、新建仿古一条街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A.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 B.历史上的古都、古城和古村 C.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D.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各类城镇
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方面占主导地位,体现为 A.依职权的主动行为和依申请的控制、引导行为 B.依职权的主动行为 C.依法的主动行为和依申请的控制、引导行为 D.、依申请的控制引导行为
对于城市开发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而言,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低效主要存在于 A.三个方面: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近期利益的驱动、对公共设施的忽略 B.、四个方面: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近期利益的驱动、对公共设施的忽略、合成谬误 的出现 C.、五个方面: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近期利益的驱动、对公共审视的忽略、合成谬误的 D.六个方面: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近期利益的驱动、对公共审视的忽略、合成谬误的 出现、社会价值判断的缺乏、社会整体意识的薄弱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行政统一原则的内容 A.行政权统一 B.行政法制统一 C.行政体制统一 D.行政行为统一
城市规划实施的社会机制体现为 A.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有了解情况反映意见的正常渠道 B.人民政协等社会团体在制定城市规划方面的有组织行为 C.新闻媒体的报道 D.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做到政务分开
城市规划实施的法律机制之一体现为 A.通过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为城市规划行政行为提供实体性、程序性依据,从而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全发展提供条件 B.通过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为城市规划行政行为授权,从而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全发展提供条件 C.、通过行政法律为城市规划行政行为授权和提供实体性、程序性依据,从而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全发展提供条件 D.通过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为城市规划行政行为授权和提供实体性、程序性依据,从而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全发展提供条件
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即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 A.实施 B.建设 C.管理 D.未来的建设
实施城市规划方面居主导地位,体现为职权的主动行为和依申请的控制、引导行为 A.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B.政府 C.城市有关政策部门 D.城市市政部门
以下哪一句正确 A.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适当的行为,做出不合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B.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规范的行为,作出不规范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适当的行为,作出不合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适当的行为,作出不适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