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工程-测绘学概论

在控制点C,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地面点D的平面位置,需要计算的测设数据包括( )和水平角β。 A) 水平距离DCD B) 坡度i C) 高差hCD D) 方位角α
在1:2000的地形图上,直接量取B-C两点间距离为86.5mm,则B-C的水平距离应为( )。 A) 86.5m B) 173.0m C) 43.25m D) 432.5m
在安置经纬仪时,仪器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或垂球中心没有对准测站标志中心,将会产生误差,下面( )不是这种误差的正确称呼。 A) 观测误差 B) 测站偏心差 C) 对中误差 D) 偏心距
钢尺丈量直线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67.240m,返测为67.245m;丈量直线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48.730m,返测为48.718m。则它们的相对误差分别应为( )。 A) 1/13448、1/4060 B) 1/13448、1/8120 C) 1/26896、1/4060 D) 1/26896、1/8120
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在施工测量中,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三个基本操作外,( )。 A) 还能直接测量坐标 B) 不能测量面积 C) 不能测量对边距离 D) 不能测量悬高
较长距离测量前须作定线,下列有关直线定线的叙述,( )是错误的。 A) 定线不准,所量距离是一组折线,从而产生定线误差 B) 一般量距,可用标杆通过目估定线 C) 精密量距,须用经纬仪定线 D) 定线时,中间点越多,量距结果的精度越高
( )是根据控制点、水平角与水平距离测设点平面位置的方法,适用于控制点与测设点之间便于测量距离的情况。 A) 直角坐标法 B) 极坐标法 C) 距离交汇法 D) 角度交汇法
静止的水体表面称为( )。 A) 水平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假定水准面
已知B点的高程为282.000m,hBA=-4.200m,则A点的高程应为( )。 A) 286.200m B) -4.200m C) 277.800m D) 284.200m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 A) 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 水准管气泡居中 C) 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
g直线AB的象限角为30°,求它的方位角是( )。 A) 210° B) 150° C) 330° D) 30°
( )在水准仪上用于粗略地调平仪器。 A) 十字丝板 B) 水准盒 C) 水准管 D) 视准轴
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 )。 A) 高程 B) 绝对高程 C) 相对高程 D) 高差
一般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等都有视距装置,都可以进行( )。 A) 高程测量 B) 距离测量 C) 水平角测量 D) 视距测量
望远镜的视准轴是否水平,只能通过( )进行判断。 A) 经验 B) 三脚架 C) 肉眼 D) 水准器
当基坑挖到一定深度时,应该在( )测设水平桩以控制坑底和垫层标高。 A) 坑底 B) 坑顶 C) 坑壁上 D) 垫层表面
项目竣工编绘竣工图时,如果施工单位较多,或多次转手,造成竣工测量资料不全,图面不完整或与现场情况不符时,必须( )。 A) 多方协调 B) 请示项目经理 C) 注意收集资料 D) 进行实地施测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 相对高程 B) 绝对高程 C) 高差
测量一段距离,往测45.450m,45.468m,如果允许误差是1:3000,则本次距离测量的结果是( )。 A) 45.450m B) 45.468m C) 45.459m D) 误差超限
下面各项中,( )是导线外业踏勘选点时一般可以不考虑的。 A) 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角度和距离测量 B) 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标志和安放仪器的地方 C) 相邻边长应大致相等,最长边不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D) 避风条件良好,观测时不受风的影响
现场控制点高程为1.200m,在点上立尺后读数是1.450m,利用这个视线高在墙上刻上标记,则应( B )才能得到2.500m的高度标志。 A) 上量0.150m B) 下量0.150m C) 上量1.050m D) 下量1.050m
柱子安装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 A) 保证施工进度 B) 保证柱子位于设计轴线上 C) 保证柱子的垂直 D) B+C
A、B两点的高差为2.250m,如果测量两点间斜距为92.000m,则倾斜改正数应为( )。 A) 0.013m B) -0.013m C) 0.028m D) -0.028m
下列关于地形图比例尺的说法中( )是错误的。 A) 地形图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 B) 地形图比例尺越小,精度越低 C) 在实际测量中,要根据工程需求来确定地形图的比例尺 D) 测绘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所以将比例尺定得越大越好
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 )是错误的。 A) 测站,指安置仪器的位置或地点 B) 对中,指将水准仪的中心与地面点位放在同一铅垂线上 C) 盘左,指仪器的竖直度盘位于观测者的左侧,又称正镜 D) 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发生的粗差
水准测量是根据水准仪提供的( ),直接测出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计算出待求点的高程。 A) 望远镜 B) 水准器 C) 水平视线 D) 读数
0 衡量距离测量结果的精度,可以使用( )。 A) 往返测量的差值 B) 往测精度 C) 返测精度 D) 相对误差
下列中的( )属于按照比例绘制的地物符号。 A) 房屋 B) 管道 C) 控制点 D) 高程数字
点位的测设,是根据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坐标,( ),在实地标定出待测设点的位置 A) 反算测设数据 B) 正算测设数据 C) 估算测设数据 D) 推算精度指标
精密水准仪必须( )。 A) 由测量技师操作 B) 配备精密水准尺 C) 使用进口仪器 D) 实施GPS控制
基槽开挖完成后,应根据轴线控制桩( ),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A) 复核基槽宽度 B) 复核槽底标高 C) 测量开挖土石方量 D) 复核基槽宽度和槽底标高
当经纬仪的竖轴位于铅垂线位置时,照准部的水准管气泡应在任何位置都()。 A) 居左 B) 无所谓 C) 居中 D) 居右
如果αBC=62°30′00″,则RBC=( )。 A) N62°30′00″W B) N62°30′00″E C) S62°30′00″W D) S62°30′00″E
施工场地高程控制网的基本水准点,一般场地埋设( ),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便于施测和长期保存的地方。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使用三个脚螺旋来调平测量仪器时,气泡的移动方向与( )移动方向一致。 A) 左手大拇指 B) 右手大拇指 C) 两手大拇指 D) 左手食指
在地形图上求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采用( )和根据两点坐标计算的方法。 A) 直接量测法 B) 类比法 C) 内插法 D) 函数法
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4+1.2×10-5×30(t-20℃),如果在32℃的环境温度下测量了一段水平距离,测量值为60m,则其尺长改正数应为( )。 A) 0.004m B) 0.017m C) 0.008m D) 0.009m
对两段水平距离丈量的结果为:D1=100m±0.020,D2=200m±0.020m,则两段丈量距离的精度比较高的是( )。 A) K1 B) K2 C) 无法比较
沉降观测的方法的目前采用最多的还是( )的方法。 A) 地形测量 B) 控制测量 C) 水准测量 D) 施工测量
下列关于施工测量的叙述中,( )是错误的。 A) 各项工程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B) 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就是测设点位 C) 施工测量贯穿整个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过程 D) 施工测量和普通测量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 )”的工作程序。 A)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B) 从局部到整体 C) 先碎部后控制 D) 不分先后,整体把控
吊车梁重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梁高。 A) 1/1000 B) 1/750 C) 1/500 D) 1/250
0 ( )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地面现状情况,是进行城乡规划和各种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A) 地形 B) 地图 C) 地形图A
总体来说,( )主要是测量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附属物所处的位置及参数等。 A) 地形测量 B) 施工测量 C) 竣工测量 D) 控制测量
施工场地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 )。 A) 平面控制坐标 B) 高程控制点 C) 施工控制网 D) 导线控制点
路线定测阶段的测量主要包括( )等工作。 A) 定线测量 B) 施工测量 C) 经纬仪联合测绘 D) 控制测量
当测量误差大小 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来表示。 A) 水平测量 B) 相对误差 C) 度数 D) 准确值
关于活动跟踪表,正确的步骤是( )。 选择一项: A. 活动跟踪表中将每个活动的时间记录下来之后,接着便是按优先级划分 B. 活动跟踪表的最后一步是分析活动属于团队管理工作还是员工管理工作 C. 对有效性进行分析之后,按优先级将活动划分 D. 活动跟踪表的第一步是把一天的工作活动详细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