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

[单选题,10分] 沿面放电电压与同样距离下的纯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相比总是( )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单选题,10分] 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单选题,10分]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单选题,10分] 电晕放电是一种( )。 A.非自持放电现象 B.沿面放电现象 C.局部放电现象 D.污闪现象
[单选题,10分]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 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
[单选题,10分] 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
[单选题,10分] 与标准大气条件相比,当实际温度下降气压升高时,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 )。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取决于湿度的变化
[单选题,10分] 极性效应出现在( )。 A.均匀电场中 B.稍不均匀电场中 C.对称的极不均匀电场中 D.不对称的极不均匀电场中
[单选题,10分] 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单选题,10分] 液体绝缘结构中,电极表面加覆盖层的主要作用是( )。 A.分担电压 B.改善电场 C.防潮 D.阻止小桥形成
[单选题,12.5分] 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漏电流最主要的区别是( ) A.试验原理不同 B.加压时间不同 C.电压大小不同 D.试验设备不同
[单选题,12.5分]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单选题,12.5分] 非破坏性试验是( )。 A.直流耐压试验 B.工频耐压试验 C.电压分布试验 D.冲击高压试验
[单选题,12.5分] 不能用于测量直流高压的仪器设备是( )。 A.电容分压器 B.电阻分压器 C.静电电压表 D.高阻微安表
[单选题,12.5分] 静电电压表可以测量交流电压的( )。 A.峰值 B.有效值 C.各次谐波值 D.平均值
[单选题,12.5分] 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时,在绝缘上施加工频试验电压后,要求持续( )。 A.1 min B.3 min C.5 min D.10 min
[单选题,12.5分] 下列的仪器及测量系统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  )。 A.球隙 B.电容分压器配用低压仪表 C.静电电压表 D.高阻值电阻串联微安表
[单选题,12.5分] 下列绝缘试验方法中,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 A.测绝缘电阻 B.测介质损耗角正切 C.测泄漏电流 D.工频高压试验
[单选题,3.1分] 设S1、S2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相交
[单选题,3.1分] 空载长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引起的原因是(  )。 A.断路器灭弧性能不好 B.中性点不接地 C.电容效应 D.线路电感电流突变
[单选题,3.1分] 切除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弧重燃 B.截流现象 C.电容效应 D.中性点不接地
[单选题,3.1分] 雷电流被定义为流经( )。 A.被击物体的波阻抗为零时的电流 B.被击物体的波阻抗为无穷大时的电流 C.被击物体的波阻抗Z=300时的电流 D.被击物体的波阻抗Z=400时的电流
[单选题,3.1分] 在直配电机的防雷结线中,母线上装设电容器可( )。 A.降低冲击电压幅值 B.提高冲击电压幅值 C.降低来波陡度 D.提高来波陡度
[单选题,3.1分] 我国规程中规定线路防雷设计用雷电流波头时间为( )。 A.1.2μs B.1.5μs C.2.6μs D.10μs
[单选题,3.1分] 避雷器在工频续流第一次过零时灭弧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称为避雷器的( )。 A.额定电压 B.工频放电电压 C.保护电压 D.灭弧电压
[单选题,3.1分] 以下几种方式中,属于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措施是( )。 A.降低接地电阻 B.降低耦合系数 C.降低线路绝缘 D.降低分流系数
[单选题,3.1分] 一般情况下避雷针和配电构架间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 )。 A.3m B.4m C.5m D.6m
[单选题,3.1分] 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 )。 A.额定电压 B.冲击放电电压 C.残压 D.灭弧电压
[单选题,3.1分] 直配发电机母线装设电容器的目的是( )。 A.限制雷电流的大小 B.降低侵入波陡度 C.降低侵入波的幅值 D.抬高电缆首端冲击电压
[单选题,3.1分]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通常可以用符号________表示。( ) A.(1.2±30%)μs B.(50±30%)μs C.1.2/50μs D.(1.2±20%)μs
[单选题,3.1分] 变电所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 )。 A.侵入波的幅值成反比 B.避雷器残压成正比 C.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D.侵入波陡度成反比
[单选题,3.1分] 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构架上的变电所电压等级为( )。 A.500kV B.220kV C.1l0kV D.35kV
[单选题,3.1分] 避雷针保护范围通常是指雷击概率为( )。 A.0%的空间范围 B.0.1%的空间范围 C.1%的空间范围 D.10%的空间范围
[单选题,3.1分] 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频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单选题,3.1分] 当线路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产生冲击电晕时,电压波的波速将(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变化不定
[单选题,3.1分] 架空输电线路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装设(  )。 A.避雷器 B.避雷针 C.电阻 D.避雷线
[单选题,3.1分] 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 )。 A.地面落雷密度 B.耐雷水平 C.雷击跳闸率 D.击杆率
[单选题,3.1分] 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 A.随变压器多次截波耐压值与避雷器残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B.随变压器冲击全波耐压值与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C.随来波陡度增大而增大 D.随来波幅值增大而增大
[单选题,3.1分] 决定雷电流波形的主要参数是( )。 A.幅值和陡度 B.幅值和波头时间 C.波头时间和波尾时间 D.陡度和波尾时间
[单选题,3.1分]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三相变压器,当冲击电压波沿三相同时入侵时,中性点最大对地电位可达入侵波幅值的( )。 A.1倍 B.1.5倍 C.2倍 D.2.5倍
[单选题,3.1分] 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短路,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将发生波的折射与反射,则( )。 A.折射系数=1,反射系数=0 B.折射系数=l,反射系数=-1 C.折射系数=0,反射系数=0 D.折射系数=0,反射系数=-1
[单选题,3.1分] 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开路,入射电压U0入侵到末端时,将发生波的折射与反射,则( )。 A.折射系数α=2,反射系数β=l B.折射系数α=2,反射系数β=-l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l
[单选题,3.1分] 彼德逊法则提供了一种用( )解决行波的折射、反射问题的方法。 A.分布参数等值电路 B.波动方程 C.网格法 D.集中参数等值电路
[单选题,3.1分] 一入射波电压从架空线进入电缆时,节点处的( )。 A.电压折射系数>1 B.电压折射系数<0 C.电压反射系数>1 D.电压反射系数<0
[单选题,3.1分] 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 )。 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B.导线的波速增大 C.行波的幅值增大 D.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
[单选题,3.1分] 随着输电线路长度的增加线路的波阻抗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单选题,3.1分] 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接负载电阻R,且R=Z。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波的折反射系数为(  )。 A.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0 B.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单选题,3.1分] 以下四种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正确的是(  )。 A.波阻抗是导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B.波阻抗是储能元件,电阻是耗能元件,因此对电源来说,两者不等效 C.波阻抗的数值与导线的电感、电容有关,因此波阻抗与线路长度有关 D.波阻抗的数值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单选题,3.1分] 当波阻抗为Z的输电线路上既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时,线路上任意点的电压、电流之比( )。 A.不等于Z B.大于Z C.小于Z D.等于Z
[单选题,3.9分]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线路越长,则波阻抗越大 D.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