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平顶山学院-化学-化学工艺学(专升本)
从重整汽油、裂解汽油以及甲苯歧化装置分离得到的均是 C8 芳烃异构体 ( 即邻、间、对二甲苯及乙苯 ) 的混合物。(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石油中主要含烯烃、环烷烃和芳烃,一般不含烷烃。(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石油烃热裂解中不采用抽真空降总压的方式是因为经济上不合理。(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反应温度越高,丙烯腈收率越高。(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易裂解。(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裂解气的净化主要是酸性气体的脱除、脱水、脱炔及脱二氧化碳。(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急冷换热器与一般换热器没有什么不同。(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后冷就是后加氢。(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催化氧化反应和催化脱氢反应均是强放热反应。(本题2.0分)
二次反应就是二级反应。(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催化氧化反应过程的共性有强放热性、可逆性、多途径氧化性及易爆性。(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在脱硫方法中,低温甲醇洗涤法属于湿法脱硫技术。(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在合成氨 CO 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铜锌铝系和铜锌铬系两种类型。(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烃类裂解的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反应机理,包括 ( ) 三个阶段。(本题2.0分) A. 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 B. 链增长反应、链引发反应、链终止反应 C. 链引发反应、链终止反应、链增长反应
在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常用浓硫酸而不用水吸收 是因为( )。(本题2.0分) A. 易溶于浓硫酸而不易溶于水 B. 用浓硫酸吸收,吸收的速率会加快 C. 用水吸收时,易形成酸雾而阻碍再吸收 D. 用水吸收时得不到纯净的硫酸
生碳是在( )温度下(> 1200k )通过生成( )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本题2.0分) A. 较低,芳烃 B. 较高,芳烃 C. 较高,乙炔 D. 较低,乙炔
在合成氨工业中,下列哪一步不是氨合成过程的步骤?( )(本题2.0分) A. 造气 B. 净化 C. 解吸 D. 分离
在硫酸生产过程中,吸收三氧化硫通常用( )。(本题2.0分) A. 93~95﹪的硫酸 B. 硫酸 C. 98.3﹪的硫酸 D. 水
在工业上 , 二氧化硫氧化目前广泛采用的催化剂是( )。(本题2.0分) A. 钠催化剂 B. 氧化铁催化剂 C. 钒催化剂 D. 铜催化剂
根据 SO2 在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哪一部分为反应的控制部分?(本题2.0分) A. 氧气和二氧化硫分别从气相主体流向催化剂 B. 氧气被催化剂活性吸附 C. 二氧化硫在催化剂表面上反应 D. 生成三氧化硫在催化剂表面解析而后向气相主体扩散
下列关于煅烧与焙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2.0分) A. 焙烧是在高于熔点的高温下进行 B. 焙烧是物料分解失去结晶水或挥发组分 C. 煅烧是物料分解失去结晶水或挥发组分 D. 煅烧是在高于熔点的高温下进行
丙烯在高温下的取代氯化会逐级进行,生成多氯化物的倾向明显,工业上抑制多氯化物生成的措施是减小丙烯和氯气的摩尔比。(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可制备出多一个碳原子的饱和醛或醇。不饱和化合物的氢羧基化反应可制得多一个碳原子的饱和酸或不饱和酸。(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温度-停留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可以概括如下:( )。(本题2.0分) A. 温裂解条件有利于裂解反应中一次反应的进行,而短停留时间又可抑制二次反应的进行。因此,对给定裂解原料而言,在相同裂解深度条件下,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并减少结焦 B. 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可以抑制芳烃生成的反应,对给定裂解原料而言,在相同裂解深度下以高温-短停留时间操作条件所得裂解汽油的收率相对较低; C. 对给定裂解原料,在相同裂解深度下,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将使裂解产品中炔烃收率明显增加,并使乙烯/丙烯比及C4中的双烯烃/单烯烃的比增大。 D. 对给定裂解原料,在相同裂解深度下,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将使裂解产品中炔烃收率明显减少,并使乙烯/丙烯比及C4中的双烯烃/单烯烃的比减小。
丙烯氢甲酰化过程中提高正丁醛/异丁醛的比率的措施有:( )。(本题2.0分) A.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B. 增大氢分压; C. 当使用羰基铑催化剂时,适当降低反应总压力; D. 当使用羰基钴催化剂时,适当增加反应总压力有助于提高正丁醛/异丁醛的比率;
硫酸浸取分解磷矿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磷矿与磷酸生成磷酸一钙 ,第二步是磷酸一钙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磷酸与硫酸钙。(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焙烧速率有影响。( )(本题2.0分) A. 燃料 B. 温度 C. 固体原料粒度的 D. 氧气含量
浸取是应用溶剂将固体原料中可溶组分提取出来。(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影响矿物或盐类酸解率和酸解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本题2.0分) A. 粒度、温度 B. 搅拌作用 C. 孔隙率 D. 悬浮液的液固比
煤低温干馏时,提高煤的加热速率能______半焦产率,______焦油产率,煤气产率稍有______ 。( )(本题2.0分) A. 增加;减少;增加 B. 增加;增加;减少 C. 降低;增加;减少 D. 降低;减少;增加
煤的直接加氢液化是指先使煤气化生成合成气,再由合成气合成液体燃料或化学产品。(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是 :( )。(本题2.0分) A. 作为骨架,保持高炉的透气性; B. 提供热源; C. 作铁矿石的还原剂 D. 作铁矿石的催化剂
煤的气化是指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按原油的化学组成,可将原油分为:( )。(本题2.0分) A. 石蜡基 B. 中间基 C. 环烷基 D. 辛烷基
常用的煤的储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尽量使煤和空气隔绝;另一种是保持煤堆中空气流通。(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按煤岩的成因特征、结构及工艺性质,腐植煤的显微组分可分为凝胶化组分,丝炭化组分,稳定组分三类。(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有:( )。(本题2.0分) A. 添加四乙基铅; B. 增加汽油中芳烃、环烷烃和异构烷烃的量,效果最好的是增加其中芳烃的量; C. 增加汽油中芳烃、环烷烃和异构烷烃的量,效果最好的是减少其中芳烃的量; D. 添加烷基醚或烷基醇,如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
癸二酸的电合成工艺需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为 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为 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为 _________________。( )(本题2.0分) A. 癸二酸二甲酯水解生成癸二酸;己二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己二酸一甲酯;己二酸一甲酯经电化学缩合生成癸二酸二甲酯 B. 己二酸一甲酯经电化学缩合生成癸二酸二甲酯;癸二酸二甲酯水解生成癸二酸;己二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己二酸一甲酯 C. 己二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己二酸一甲酯;己二酸一甲酯经电化学缩合生成癸二酸二甲酯;癸二酸二甲酯水解生成癸二酸 D. 己二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己二酸一甲酯;癸二酸二甲酯水解生成癸二酸;己二酸一甲酯经电化学缩合生成癸二酸二甲酯
Pd、Pt、Ni三种对苯加氢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其加氢活性顺序为Ni>Pt>Pd。(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乙烯环氧化所用催化剂主要是 催化剂,它由_____ 、 ____ 和 ______三部分组成。( )(本题2.0分) A. 矿石;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B. 钛;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C. 锡;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D. 银;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脱氢催化剂中加入助催化剂K2O、K2CO3或MgO等的作用是:( )。(本题2.0分) A. 稀释催化剂表面的脱氢活性中心,并将活性组分分割成较独立的微小区域 B. 这类助催化剂呈碱性,可中和一部分活性过强的活性中心,抑制裂解 C. 碱性成分的增加亦有利于中间体RCH2+迅速脱去第二个氢而形成结构稳定的产物,也有利于产物烯烃的脱附 D. 可以促进水蒸气清除结焦的反应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