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川北医学院药剂学(高起专)

我国医药工业第一次试行GMP的时间是(本题4.0分) A、 1980年 B、 1982年 C、 1990年 D、 1995年
以下有关物理药剂学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本题4.0分) A、 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机理及过程的一门学科 B、 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有关剂型的设计、制备、质量等的一门学科 C、 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安全用药的一门学科 D、 研究药物因素、剂型因素、生理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迄今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共为 个版次(本题4.0分) A、 6个版次 B、 9个版次 C、 7个版次 D、 8个版次
以下有关药物制成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药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B、 一种药物只能制成一种剂型 C、 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的剂型 D、 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下列关于药典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B、 药典由政府颁布、执行 C、 药典具有法律约束力 D、 新版药典出版前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增补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临床需要,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形式,简称______(本题4.0分) A、 方剂 B、 调剂 C、 剂型 D、 制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的时间是_____(本题4.0分)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63年 D、 1977年
英国药典的英文缩写为(本题4.0分) A、 USP B、 GMP C、 BP D、 JP
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本题4.0分) A、 GCP B、 GMP C、 药典 D、 GLP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_____(本题4.0分) A、 制剂学 B、 方剂学 C、 药剂学 D、 调剂学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______(本题4.0分) A、 药物动力学 B、 生物药剂学 C、 物理药剂学 D、 以上三者均是
以下各项中,不是注射剂附加剂的是(本题4.0分) A、 pH调节剂 B、 润滑剂 C、 等渗调节剂 D、 抑菌剂
在注射剂中,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本题4.0分) A、 与1g药物程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重量 B、 与100g药物程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重量 C、 与10g 药物程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重量 D、 与1g氯化钠程等渗效应的药物的重量
安瓿剂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本题4.0分) A、 100℃、30分钟 B、 100℃、20分钟 C、 115℃、30分钟 D、 121℃、20分钟
大体积注射剂(>500mL)过滤时,要求的洁净度是(本题4.0分) A、 10000级 B、 1000级 C、 100级 D、 300000级
不可以添加抑菌剂的注射剂是(本题4.0分) A、 肌肉注射剂 B、 脊椎腔内注射剂 C、 皮下注射剂 D、 皮内注射剂
下列关于输液剂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浓配法适用质量较差的原料药的配液 B、 输液从配制到灭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 C、 输液配制时用的水必须是新鲜的灭菌注射用水 D、 输液剂灭菌条件为121℃、45分钟
制备液体制剂首选的溶剂应该是(本题4.0分) A、 乙醇 B、 PEG C、 纯化水 D、 丙二醇
下列可作为液体制剂溶剂的是(本题4.0分) A、 PEG 2000 B、 PEG 300~600 C、 PEG 4000 D、 PEG 6000
可除去药液中的热原的方法是(本题4.0分) A、 250℃干热灭菌30分钟 B、 用药用活性炭处理 C、 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 D、 2%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下列关于乳剂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 B、 乳剂中药物吸收快 C、 一般W/O 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 D、 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
下列关于助悬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助悬剂是混悬剂的一种稳定剂 B、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作助悬剂 C、 助悬剂可以增加介质的黏度 D、 助悬剂可以降低微粒的ζ-电位
以下属于均相的液体制剂是(本题4.0分) A、 鱼肝油乳剂 B、 石灰搽剂 C、 复方硼酸溶液 D、 复方硫黄洗剂
下列关于过滤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过滤一般采用微孔滤膜滤器—砂滤棒-垂熔玻璃滤球-的串联模 B、 加压过滤压力稳定,滤层不易松动,滤速快,药液不易污染 C、 过滤一般采用砂滤棒-垂熔玻璃滤球-微孔滤膜滤器的串联模式 D、 高位静压过滤压力稳定,质量好,滤速好
血液的冰点降低度数为(本题4.0分) A、 0.58℃ B、 0.52℃ C、 0.56℃ D、 0.50℃
不允许加入抑菌剂的注射剂是(本题4.0分) A、 肌肉注射用注射剂 B、 静脉注射用注射剂 C、 脊椎腔注射用注射剂 D、 .B和C
不能作混悬剂助悬剂的是(本题4.0分) A、 西黄蓍胶 B、 海藻酸钠 C、 羟甲基纤维素钠 D、 硬脂酸钠
注射剂空安瓿的灭菌方法是(本题4.0分) A、 滤过除菌法 B、 气体灭菌法 C、 干热空气灭菌法 D、 辐射灭菌法
验证热压灭菌法可靠性的参数是是(本题4.0分) A、 F0值 B、 Z值 C、 D值 D、 F值
以下关于混悬剂沉降体积比的表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F值在0~1之间 B、 沉降体积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C、 F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D、 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不适宜制备成混悬剂的药物为(本题4.0分) A、 难溶性药物 B、 剂量小的药物 C、 需缓释的药物 D、 味道苦的药物
增加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措施是(本题4.0分) A、 增大粒径分布 B、 增大粒径 C、 增大微粒与介质间的密度差 D、 增加介质黏度
下列关于滤过器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钛滤器抗热抗震性能好,不易破碎,可用于注射剂制备中的初滤 B、 垂熔玻璃滤器化学性质稳定,易于清洗,可以热压灭菌 C、 砂滤棒对药液吸附性强,价廉易得,滤速快 D、 微孔滤膜截留能力强,不易堵塞,不易破碎
Vc注射液调节pH宜选用(本题4.0分) A、 枸橼酸 B、 缓冲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下列关于滴眼剂中影响药物吸收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可以透过角膜 B、 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 C、 表面张力大,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增加吸收 D、 刺激性大的药物会使泪腺分泌增加,降低药效
用碘50g,碘化钾100g,纯化水适量,制成1000ml复方碘溶液,其中碘化钾起(本题4.0分) A、 助溶作用 B、 抗氧作用 C、 增溶作用 D、 脱色作用
流通蒸汽灭菌法的最高灭菌温度为(本题4.0分) A、 100℃ B、 115℃ C、 80℃ D、 150℃ .
静脉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本题4.0分) A、 溶血 B、 红细胞死亡 C、 血浆蛋白质沉淀 D、 红细胞聚集
下列关于无菌操作法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无菌操作法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B、 无菌操作法所制备的注射剂大多需加入抑菌剂 C、 无菌操作法适用于药物遇热不稳定的注射剂的配制 D、 无菌操作法为一种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操作方法
下列关于糖浆剂的表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故不需要加入防腐剂 B、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C、 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 D、 制备糖浆剂应在避菌环境中进行
制成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本题4.0分) A、 制成盐类 B、 加助溶剂 C、 加增溶剂 D、 制成酯类
下列关于甘油的性质和应用中,错误的表述为(本题4.0分) A、 只可外用,不可供内服 B、 有保湿作用 C、 能与水、乙醇混合 D、 30%以上的甘油溶液有防腐作用
以下有关灭菌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 B、 灭菌方法的可靠性可用F0值验证 C、 灭菌效果以杀死微生物的繁殖体为准 D、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对灭菌效果没影响
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电解质的目的是(本题4.0分) A、 增加混悬剂的黏度 B、 使微粒的ζ-电位增加,有利于稳定 C、 调节制剂的渗透压 D、 使微粒的ζ-电位降低,有利于稳定
下列关于絮凝与反絮凝的叙述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当升高混悬微粒的ζ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 B、 在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调整ζ电位在20-25mV,可防止微粒发生絮凝 C、 调整微粒间的ζ电位,使其斥力略大于引力,微粒间就会发生絮凝 D、 通过降低混悬微粒的ζ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
以下有关尼泊金类防腐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尼泊金甲酯的抗菌力最强 B、 尼泊金乙酯的抗菌力最强 C、 尼泊金丙酯的抗菌力最强 D、 尼泊金丁酯的抗菌力最强
注射用油应采用的灭菌方法为(本题4.0分) A、 热压蒸汽灭菌法 B、 气体灭菌法 C、 紫外线灭菌法 D、 干热空气灭菌法
下列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表述,错误的是(本题4.0分) A、 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 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灭菌 C、 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避免肌注时疼痛 D、 可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的稳定性
配制注射剂的溶剂应选用(本题4.0分) A、 .注射用水 B、 灭菌注射用水 C、 纯化水 D、 蒸馏水
以下可在注射剂中作为增溶剂的是(本题4.0分) A、 磷脂 B、 枸橼酸 C、 甲酚 D、 羟苯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