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诞生 得分/总分 A.1.00/1.00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得分/总分 A.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B. 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C.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D.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得分/总分 A. 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B. 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C.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D.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得分/总分 A.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2.00/2.00 C.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得分/总分 A. 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B.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 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D.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方式 2.00/2.00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得分/总分 A. 阶级斗争 B. 社会基本矛盾 2.00/2.00 C. 革命和改革 D. 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得分/总分 A. 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B. 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00/2.00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得分/总分 A.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得分/总分 A.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B.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C.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00/2.00 D.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是指 得分/总分 A.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共产主义理想是不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得分/总分 A. B.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得分/总分 A.1.00/1.00 B.
个人理想大于社会理想。 得分/总分 A.1.00/1.00 B.
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们不需要去努力追求。 得分/总分 A. B.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本质区别。 得分/总分 A. B.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得分/总分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C.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D.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得分/总分 A. 享乐主义 B. 集体主义 C. 利己主义 2.00/2.00 D. 利他主义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得分/总分 A.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普遍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D. 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得分/总分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00/2.00 D.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B.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2.00/2.00 C.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D. 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C.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2.00/2.00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得分/总分 A. 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B. 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2.00/2.00 C.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D. 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 得分/总分 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0/2.00 B. 个别劳动时间 C. 剩余劳动时间 D. 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得分/总分 A.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2.00/2.00 B. 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C. 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D. 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商品是 得分/总分 A. 一切物品 B. 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C. 一切有用的物品 D. 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 认为 得分/总分 A.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 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2.00/2.00 C. 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D. 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得分/总分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 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 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得分/总分 A. 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B.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C.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D. 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得分/总分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00/2.00 B.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得分/总分 A. 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2.00/2.00 C.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D.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得分/总分 A. 对立统一规律 2.00/2.00 B.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 得分/总分 A. 可以为所欲为的 B. 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归根结底还是由物质决定的 2.00/2.00 C. 被动的 D. 无限的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得分/总分 A. 对立面的相互排斥 B.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2.00/2.00 C.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D. 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得分/总分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2.00/2.00 C. 质量互变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得分/总分 A. 矛盾的斗争性 B. 矛盾的普遍性 C. 矛盾的特殊性 D. 矛盾的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 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得分/总分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特殊性原理 2.00/2.00 C. 普遍联系的原理 D. 运动、发展的原理
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得分/总分 A.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00/2.00 B. 意识创造物质 C. 意识依赖于物质 D. 意识决定物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 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得分/总分 A.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00/2.00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得分/总分 A.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00/2.00 B.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C.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D.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得分/总分 A. 物质的可认识性 B. 客观实在性 2.00/2.00 C. 运动性 D. 物质的感知性
马克思主义传播至中国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得分/总分 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0/2.00 B.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伟大发现是? 得分/总分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唯物论和辩证法 C. 社会历史观和辩证法 D. 实证主义和唯物史观
单选(2分) 19世纪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它们分别是: 得分/总分 A. 德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美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00/2.00 D. 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实证主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单选(2分)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表述有误的是? 得分/总分 A.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B.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C. 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D. 为所有人服务和某利益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得分/总分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空想社会主义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