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2.0分) 2.0 分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 )。(2.0分) 2.0 分 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 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 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2.0分) 2.0 分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2.0分) 2.0 分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2.0分) 2.0 分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2.0分) 2.0 分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2.0分) 2.0 分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本课程在结尾部分集中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哪方面的论述? (2.0分) 2.0 分 A、 社会发展 B、 文化建设 C、 当代青年 D、 改革开放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2.0分) 2.0 分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2.0分) 2.0 分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价格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 (2.0分) 2.0 分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2.0分) 2.0 分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 (2.0分) 2.0 分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2.0分) 2.0 分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
15 实践的中介是( ) (2.0分) 2.0 分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2.0分) 2.0 分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2.0分) 2.0 分 A、 归纳与演绎 B、 抽象到具体 C、 分析与综合 D、 实践到认识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 (2.0分) 2.0 分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2.0分) 2.0 分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2.0分) 2.0 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2.0分) 2.0 分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2.0分) 2.0 分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 (2.0分) 2.0 分 A、 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 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 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 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 (2.0分) 2.0 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2.0分) 2.0 分 A、 劳动生产率 B、 剩余价值率 C、 C、年剩余价值率 D、 利润率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2.0分) 2.0 分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2.0分) 2.0 分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 实现人权 D、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2.0分) 2.0 分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2.0分) 2.0 分 A、 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社会形态是( ) (2.0分) 2.0 分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唯心史观是一种英雄史观。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和谐就是没有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成为哲学。
马克思是因为仇富,因为受到阶级压迫,而立志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