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辽宁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史(专升本)

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 ) (本题3.5分) A、 福建船政学堂 B、 天津水师学堂 C、 广东水陆师学堂 D、 江南水师学堂
2. (单选题) 主张在综合中学实行能力分组的美国教育家是( )(本题3.5分) A、 科南特 B、 巴纳德 C、 杜威 D、 贺拉斯曼
3. (单选题) 维新派创建的新式学堂是( )(本题3.5分) A、 万木草堂 B、 南洋公学 C、 浦东中学堂 D、 南开中学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 ) (本题3.5分) A、 荐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5. (单选题) 墨子提出 。 (本题3.5分) A、 不扣不鸣 B、 无为而治 C、 不扣则鸣 D、 学思结合
6. (单选题) 秦朝实施 的文教政策。 (本题3.5分) A、 以吏为师 B、 兼容并包 C、 百家争鸣 D、 广设学校
7. (单选题)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 (本题3.5分) A、 中体西用 B、 洋为中用 C、 古为今用 D、 中西并举
8. (单选题) 唐代教育家韩愈的教育代表作是 。 (本题3.5分) A、 师说 B、 学记 C、 论语 D、 颜氏家训
9. (单选题) 西方教育家 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思想影响最大。 (本题3.5分)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斯宾塞
湖南自修大学创办者是 。 (本题3.5分) A、 毛泽东 B、 陈独秀 C、 晏阳初 D、 黄炎培
11. (单选题) 科举制产生于 。 (本题3.5分) A、 唐朝 B、 隋朝 C、 宋朝 D、 西汉
宋朝三次兴学的共同特点是 。(本题3.5分) A、 广设学校 B、 改革科举 C、 建立学制 D、 创立专门学校
13. (单选题) 有教无类是由教育家 提出的。 (本题3.5分) A、 荀子 B、 墨子 C、 孔子 D、 老子
战国时期最有影响的大学是 。 (本题3.5分) A、 秦国太学 B、 石鼓书院 C、 稷下学宫 D、 嵩阳书院
日本教育行政制度的类型是( ) (本题3.5分) A、 中央集权型 B、 地方分权型 C、 中央、地方合作型 D、 州集权型
16. (单选题) 我国教育萌芽于( )(本题3.5分) A、 原始社会初期 B、 原始社会中期 C、 原始社会末期 D、 奴隶社会
提出“要素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本题3.5分) A、 夸美纽斯 B、 柏拉图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民国初年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教育家是( ) (本题3.5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杨贤江 D、 范源濂
法国提出高教改革三大原则的法案是( ) (本题3.5分) A、 《郎之万一华伦法案》 B、 《富尔法案》 C、 《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 D、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
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 ) (本题3.5分) A、 教育要为抗战服务 B、 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 C、 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 D、 教育为统一战线服务
明清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是( ) (本题3.0分) A、 《蒙求》 B、 《幼学琼林》 C、 《小儿语》 D、 “三、百、千、千”
抗日战争时期,驰名中外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是( ) (本题3.0分) A、 鲁迅艺术学校 B、 延安大学 C、 陕北公学 D、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 (本题3.0分)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 ) (本题3.0分) A、 《弟子职》 B、 《弟子规》 C、 《劝学篇》 D、 《学记》
学按收费昂贵.学生寄宿,培养大贵族子弟的独立学校是英国的( ) (本题3.0分) A、 文法中学 B、 公学 C、 技术中学 D、 现代中学
26. (单选题)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 )(本题3.0分) A、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B、 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 C、 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 D、 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令是( ) (本题3.0分) A、 《教育令》 B、 《学制令》 C、 《帝国大学令》 D、 《学校令》
唐代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 ) (本题3.0分) A、 崇文馆 B、 弘文馆 C、 礼部 D、 国子监
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的教育家是( ) (本题3.0分) A、 王守仁 B、 吕祖谦 C、 朱熹 D、 陆九渊
宋代蔡京主持的兴学运动是 ( ) (本题3.0分) A、 崇宁兴学 B、 熙宁兴学 C、 元丰兴学 D、 庆历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