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

[单选题,10分]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 A.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 B.属于公海的一部分 C.既不属于领海也不属于公海 D.既是领海也是公海
根据国际实践,一个新政府获得承认的必要条件是 A.人民的支持 B.政权起源 C.有效统治 D.合宪性原则
国际地役中一国承担条约义务不在其领土上行使某方面的属地最高权属于是 A.消极地役 B.积极地役 C.普通地役 D.一般地役
国际海底区域中,适用的开发制度是 A..国际海底区域中,适用的开发制度是 B.平行开发制 C.全部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企业部开发 D.登记注册制
属于可引渡的犯罪必须是 A.根据请求国法律是犯罪的行为 B.根据被请求国法律是犯罪的行为 C..根据国际法是犯罪的行为 D.根据请求国和被请求国法律都是犯罪的行为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设立的常设机构是 A.人权委员会 B.人权理事会 C.秘书处 D.人权事务委员会
现代国际法形成的历史因素是 A.威斯特伐利亚公会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列哪些不是国家的构成要素 A.定居的居民 B.主权 C.独立的对外交往机关 D.独立的发展权
下列学说中哪些是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的 A.一元论学说 B.二元论学说 C.构成说 D.宣告说
下列关于国际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法律责任主体与国际法主体相同 B.国际法律责任的根据只有国际不当行为 C.国际不当行为包括一般不当行为和国际罪行 D.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可以构成国际损害责任
《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自然资源的权利性质是 A.管辖权 B.占有权 C.管制权 D.主权权利
《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权确定的领海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 A.6海里 B.12海里 C.200海里 D.24海里
《海洋法公约》规定,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实行的通航制度是 A.自由航行 B.通知沿岸国后通行 C.过境通行 D.经沿岸国批准通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 A.6海里 B.12海里 C.200海里 D.24海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实行自由制度,各国享有的自由是 A.四项自由 B.六项自由 C.七项自由 D.五项自由
《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下列属于“国际人权宪章”的是 A.《联合国宪章》 B.《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C.《世界人权宣言》 D.《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在专属经济区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 A.航行自由 B.飞越自由 C.开发非生物资源 D.铺设海底电缆
现代国际法允许下列哪种领土取得或变更方式 A.先占 B.收复失地 C.割让 D.添附
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的程序包括 A.有关国家按规定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 B.安理会审议与推荐 C.大会以2/3多数票表决通过决议 D.大会过半数票表决通过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个专门规定人权的国际文件。下列关于《世界人权宣言》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它是第一个国际人权公约 B.对国家具有拘束力 C.它被看作是对《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条款的权威性 D.一些区域性的人权条约也都以《宣言》作为根据或基础
[单选题,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同法第239条规定:“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这种法律规定表明,在民事诉讼领域,我国对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方式应该是 A.自动执行 B.并入 C.条约的遵守 D.转化
按照国际法,与国际法主体资格相关连的条约,一般( A.不继承 B.应予继承 C.酌情继承 D..全部失效
按照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下列说法不符合国际法基本特征的是 A.国际法的社会基础和适用空间是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 B.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各个主权国家 C.国际法是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的各国,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D.国际法主要由联合国安理会以及国际法院等机构予以保证强制实施
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文件是 A.《外层空间宣言》 B.《外层空间条约》 C.《营救协定》 D.《责任公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惠国待遇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 B.最惠国待遇不适用于区域贸易协定范围内的优惠 C.国籍的积极抵触包括双重国籍和无国籍 D.罪原则又称为同一原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水不允许无害通过,而领海允许无害通过 B.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可能适用过境通行,也可能适用无害通过 C.按照过境通行制度,非沿海国的飞机不能自由飞越 D.所有国家的船舶在群岛水域享有无害通过权
下述条约中哪些不在继承之列? A.共同防御条约 B.同盟条约 C.边界条约 D.道路交通管理条约
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国家享有的管辖权包括 A.属人管辖权和属地管辖权 B.治外法权 C.保护性管辖权 D.普遍性管辖权
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是 A.格老秀斯 B.边沁 C.维多利亚 D.狄骥
被作为联合国宪章所载国际法基本原则之首的原则是 A.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D.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
庇护权属于 A.请求庇护的个人 B.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 C.被请求庇护的国家 D.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和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是 A.公海 B.大陆架 C.国际海底区域 D.内海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A.中国和苏联 B.中国和印度 C.中国和朝鲜 D.中国、印度、缅甸
传统国际法承认的五种领土取得方式是 A.先占、征服、添附、交换领土、时效 B.先占、时效、割让、征服、赠与 C.先占、征服、时效、添附、割让 D.先占、时效、公民投票、割让、添附
下列使馆人员中,具有外交官身份的有 A.翻译 B.随员 C.三等秘书 D.译电员
条约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和义务 A.第三国书面明示接受该项义务 B.条约当事国有为第三国确定该项义务的意图 C.创设义务经第三国口头接受 D.创设权利经第三国接受,但不必经第三国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边界条约、划界议定书、地图和界桩之间出现矛盾时,通常遵照下列原则解决 A.如果界桩位置与地图所标的界线不符,应以地图为准 B.如果地图的画法与议定书所载的界限不符,应以议定书为准 C.如果地图的画法与议定书所载的界限不符,应以地图为准 D.如果议定书与条约(母约)不符,应以条约为准
[多选题,10分]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 A.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B.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C.具有普遍效力 D.各国公认
第一个规定领空主权原则的国际公约是 A.《巴黎航空公约》 B.《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C.《海洋法公约》 D.《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高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此时,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对于高某此时国籍状况,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高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 B.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C.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 D.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 A.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 B.属于公海的一部分 C.既不属于领海也不属于公海 D.既是领海也是公海
根据《联合国宪章》,1946年成立的人权机构是 A.联合国难民署 B.人权委员会 C.人权事务委员会 D.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
根据国际法原理判断下列有关内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在本国境内实施的行为都是该国内政 B.内政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 C.一国对他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的干预构成对内政的干涉 D.某国在国内实行种族隔离,就不属于内政的范围
公海的法律地位是 A.属于无主物 B.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C.国家在其中不享有任何权利和自由的海域 D.国家可在其中行使管辖权的海域
根据国际实践,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决权 D.管辖权
下列哪些行为可归因于国家而成为国家行为 A.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 B.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 C.外交代表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D.驻外记者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下列哪项条约属于有关航空安全的条约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巴黎航空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
国家内水包括 A.内河 B.湖泊 C.领海 D.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