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考试题

用来衡量商业银行融资基础的稳定性的指标是( )。(1.5分) A游资比例 B存款结构比率 C流动性覆盖率 D现金状况指标
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包括( )。(1.5分) A对储蓄手段和价值尺度的需求 B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C对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的需求 D对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需求
下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最高的是( )。(1.5分) A债券期限为20年,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现值1000美元 B债券期限为20年,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现值1200美元 C债券期限为20年,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现值900美元 D债券期限为20年,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现值1100美元
不属于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的是( )。(1.5分) A基础货币的多少 B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 C货币政策的时滞 D货币流通速度
判定其他条件不变,以下关于货币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1.5分) A与超额法定准备金率正相关 B与现金比率正相关 C与贴现率负相关 D与法定准备金率正相关
对冲风险的一项基本原则是通过交易( )。(1.5分) A用期货头寸冲销远期头寸 B用宏观避险来冲销微观避险 C用空头头寸冲销多头头寸 D用期权冲销互换
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1.5分) A大于0 B大于0小于平均利润率 C高于平均利润率 D小于0
在货币基金借贷中,还款违约属于( )。(1.5分) A信用风险 B操作风险 C市场风险 D流动性风险
( )不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1.5分) A结算业务 B银行卡业务 C租赁业务 D承诺
属于货币政策时滞的外部时滞的是( )。(1.5分) A认识时滞 B生产时滞 C中期时滞 D行政时滞
投资收入(如红利、利息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记入( )。(1.5分) A储备和其他账户 B经常项目 C金融账户 D资本项目
下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是( )。(1.5分)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
中央银行首要的、基本的职能,同时也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是( )。(1.5分) A独占货币发行权 B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管理国际储备
最基本的、最能表现商业银行经营特征的职能是( )。(1.5分) A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M=KPY是属于( )的理论。(1.5分)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流动性偏好说 D可贷资金说
( )是我国银行体系的核心。(1.5分) A中央银行 B银监会 C外资银行 D商业银行
货币在发挥( )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1.5分)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的是( )的职能。(1.5分) A流通手段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商业银行的性质为( )。(1.5分) A企业 B具有国家机关和企业双重性质 C国家机关 D事业单位
如果出口商品的计价货币有下跌趋势,为避免损失,出口商可以( )。(1.5分) A推迟结汇 B按约定时间结汇 C购买相同金额的远期外汇 D出售相应金额的远期外汇
我国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一般实行( )。(1.5分) A公定利率 B市场利率 C官定利率 D基准利率
( )不属于跨国中央银行制度。(1.5分) A中非货币联盟 B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 C西非货币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 )是首家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国商业银行。(1.5分) A中国农业银行 B交通银行 C招商银行 D光大银行
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到期后应偿付银行本息( )。(1.5分) A18万元 B118万元 C119.4万元 D19.4万元
被称为“栖息的货币”的货币是( )理论的内容。(1.5分) A现金余额数量说 B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C流动性偏好理论 D现金交易数量说
“物物交换”的交易成本不包括( )。(1.5分) A寻求成本 B机会成本 C生产成本 D直接成本
( )不属于我国M2统计口径。(1.5分) A公司定期存款 B居民储蓄 C商业票据 D公司活期存款
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会导致一国的基础货币减少的是( )。(1.5分) A央票回购 B提高再贴现率 C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提高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1.5分)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货币五大职能当中,属于一般职能的包括( )。(2分)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
下列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叙述,正确的有( )。(2分) A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0 B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0 C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0 D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0
中国国债包括哪些?(2分) A储蓄国债凭证式 B记账式付息国债 C储蓄国债电子式 D记账式贴现国债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2分) A货币单位 B货币材料 C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D金准备制度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渠道有( )。(2分) A利率渠道 B信贷渠道 C资产价格渠道 D货币供应量渠道
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有( )。(2分) A商业汇票 B公债券 C保付支票 D优先股
关于货币和收入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2分) A货币和收入不是一个概念 B人们的收入大多表现为货币 C货币是流量概念,收入是存量概念 D收入是货币的流量概念,是某一时期内货币变动量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2分) A赊销商品 B预付贷款 C消费信贷 D信用卡
下列中央银行的活动中,体现其“国家的银行”的职能的有( )。(2分) A组织全国的清算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购买政府债券 D垄断发行货币
事中监管主要指对金融机构进行日常监督,措施主要包括( )。(2分) A资产效益监管 B资本充足性监管 C业务范围限制 D外汇风险管理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特征有( )。(2分)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C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D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金融市场的作用包括(2分) A资金融通 B风险管理 C价格发现 D流动性供给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2分) A货币供应量 B货币政策时滞 C经济体制 D微观主体预期
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2分) A国家财政 B银行信用 C赋税 D各种劳动报酬
(2分) A国内外利率相等,R=R* B外汇远期等于即期汇率 C汇率的预期变化率等于0 D汇率E=1
保值储蓄的论述,正确的有(2分)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办过2次保值储蓄,分别是,1988.9.10-1991.12.01,第一阶段保值储蓄;1993.7.11-1996.04.01,第二阶段保值储蓄 B保值储蓄是为了保障存款人利益(购买力)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而设立 C当通货膨胀步入低水平而且稳定的时候,开办保值储蓄的意义就不强烈 D即使有保值储蓄,存款人的收益依然收到损害,因为按照保值储蓄的政策以及保值贴补率的计算规定,保值储蓄只是确保存款人购买力不变,但却相当于免费让渡了存款的使用权给银
信用货币包括( )。(2分) A支票 B活期存款 C银行券 D商业票据
研究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有( )。(2分) A费雪方程式 B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C剑桥方程式 D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在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2分) A利息就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C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D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以下关于基础货币的论述正确的有( )。(2分) A派生倍数是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之比 B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C基础货币指的是流通在银行体系内的现金 D基础货币是存款货币得以数倍扩张的源泉所在
货币的出现使购买力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