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中国法制史
多选题,10分] 《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 )。 A.《傍章》 B.《户律》 C.《兴律》 D.《厩律》
多选题,10分] 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 A.“重典治史” B.镇压“犯上作乱” C.德主刑辅 D.治乱世用重典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法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 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 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 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
多选题,10分] 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单选题,10分] 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7[多选题,10分] 下列关于宋朝编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经过编撰的敕才具有反复适用的普遍的约束力 B.编敕起始于宋太宗 C.宋仁宗时设有“编敕所” D.宋神宗时,敕优于律适用
多选题,10分] 下面哪些属于礼的抽象精神原则? A.亲亲 B.尊尊 C.出礼入刑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单选题,10分] 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时期时(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单选题,10分] 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 A.郑 B.晋 C.齐 D.楚
单选题,10分] 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 A.韩飞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自己的宪法性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C)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 圜土
(B) 夏台
(C) 畿内
(D) 社
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A) 五刑
(B) 五听
(C) 五行
(D) 九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A) 竹刑
(B) 《法经》
(C) 《宪令》
(D) 《大府之宪》
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A) 商鞅的思想
(B) 李斯的思想
(C) 韩非的思想
(D) 李悝的思想
为了限制士族对清议的操纵,南朝法律中设有
(A) 重罪十条
(B) 清议禁锢之科
(C) 八议
(D) 准五服以制罪
唐律中的“谋危社稷”是指
(A) 谋大逆
(B) 谋反
(C) 恶逆
(D) 谋叛
秦律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A) 眚
(B) 不眚
(C) 端
(D) 不端
不属于“亲亲得相首匿”范围的是
(A) 父母匿子
(B) 夫匿妻
(C) 祖父母匿孙
(D) 叔匿侄
“十恶”中的“大不敬”是指
(A) 谋危社稷
(B) 安忍残贼,背违正道
(C) 亲族相反
(D) 盗窃皇帝祭祀天地、宗庙之物
“八议”中的“议宾”一项中的“宾”是指
(A) 皇帝的亲戚
(B) 皇帝的故旧
(C) 皇帝的客人
(D) 前朝国君及后代
《大明律》的制定经过三十多年,是一部条例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的法典,其体例为
(A) 七篇
(B) 九章
(C) 十二篇
(D) 十八篇
在秋审制度中,“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再作决定”称为
(A) 情实
(B) 缓决
(C) 可矜
(D) 可疑
清朝的第一部《大清会典》颁布于
(A) 顺治年间
(B) 雍正年间
(C) 乾隆年间
(D) 康熙年间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中国民国宪法》是制定于
(A)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 北洋政府时期
(C)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
(D)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春秋时叔向曾对夏朝罪作过解释
(A) 昏
(B) 墨
(C) 贼
(D) 赃
指的是古代监狱
(A) 羑里
(B) 囹圄
(C) 夏台
(D) 圜土
商鞅变法时,剥夺旧贵族的特权的措施包括
(A) 废除“世卿世禄”制
(B)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C) “刑无等级”
(D) “尽地力之教”
战国时期的变法家包括
(A) 公孙侨
(B) 李悝
(C) 吴起
(D) 商鞅
下列关于汉文帝废肉刑的改革,①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②劓刑改为笞五百;③斩左趾改为笞三百;④制定《棰令》;⑤为后来确立封建五刑打下了基础叙述错误的是
(A) ③②
(B) ②
(C) ④
(D) ⑤①
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 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 断手、刖、劓、宫、大辟
(C) 墨、劓、刖、宫、大辟
(D) 醢、脯、劓、墨、大辟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 质剂
(B) 傅别
(C) 合同
(D) 券书
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 保护私有财产
(B) 保护公有财产
(C) 保护工商业
(D) 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
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A) 《垦草令》
(B) 《为田开阡陌令》
(C) 《分户令》
(D) 连坐法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 律、令、比、式
(B) 律、令、科、比
(C) 律、令、式、课、程
(D) 律、令、格、式
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 《具律》
(B) 《盗律》
(C) 《杂律》
(D) 《厩律》
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A) 宋
(B) 清
(C) 唐
(D) 明
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 《大元通制》
(B) 《泰和律》
(C) 《元典章》
(D) 《至正条格》
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A) 《名例律》
(B) 《吏律》
(C) 《礼律》
(D) 《刑律》
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A) 地方立法议会
(B) 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C) 督抚的咨询机构
(D)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南京临时政府依据“天赋人权”理论,制颁一系列法令,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
(A) 禁止买卖人口令
(B) 权利平等令
(C) 禁烟法令
(D) 禁赌法令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的是
(A) 立法院
(B) 司法院
(C) 最高法院
(D) 行政院
中国宪政运动史上劳动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抗日救国十纲大纲领》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
(A)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建国后
唐朝规定的“六杀”,只有主观上过失才构成的犯罪有
(A) 谋杀
(B) 斗杀
(C) 戏杀
(D) 过失杀
“十恶”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A) 内乱
(B) 谋反
(C) 谋叛
(D) 恶逆
元代科举分三级,包括
(A) 乡试
(B) 会试
(C) 武举
(D) 殿试
明代地方三级司法机关分为
(A) 县
(B) 府
(C) 省
(D) 申明亭
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A) 《淳熙条法事类》残本
(B) 《淳祐条法事类》残本
(C) 《庆元条法事类》残本
(D) 《淳化条法事类》残本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