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城建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钢结构(高起专)

在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垂直于受力方向的焊缝不宜采用( ) 。 A.角焊缝 B.焊透的对接焊缝 C.不焊透的对接焊缝 D.斜对接焊缝
设有一截面尺寸为100×8的板件,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两板件板面平行,焊脚尺寸为6mm。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试选用下列何项数值( ) 。 A.40mm B.60mm C.80mm D.100mm
钢结构在搭接连接中,搭接的长度不得小于焊件较小厚度的( ): A.4倍,并不得小于20mm B.5倍,并不得小于25mm C.6倍,并不得小于30mm D.7倍,并不得小于35mm
钢结构连接中所使用的焊条应与被连接构件的强度相匹配,通常在被连接构件选用时,焊条选用( ) A.E55 B.E50 C.E43 D.前三种均可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钢材的塑性太低 B.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 C.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 D.焊缝的厚度太小
角钢和钢板间用侧焊搭接连接,当角钢肢背与肢尖焊缝的焊脚尺寸和焊缝的长度都等同时,( ) 。 A.角钢肢背的侧焊缝与角钢肢尖的侧焊缝受力相等 B.角钢肢尖侧焊缝受力大于角钢肢背的侧焊缝 C.角钢肢背的侧焊缝受力大于角钢肢尖的侧焊缝 D.由于角钢肢背和肢尖的侧焊缝受力不相等,因而连接受有弯矩的作用
在动荷载作用下,侧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 A.60倍焊脚尺寸 B.40倍焊脚尺寸 C.80倍焊脚尺寸 D.120倍焊脚尺寸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 ) 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 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 C.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 D.考虑强度增大系数
在制作长焊件时,为了考虑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其下料长度等于( ) A.设计长度 B.设计长度+纵向收缩余量 C.设计长度+纵向收缩和横向收缩余量 D.设计长度+横向收缩余量
斜角焊缝主要用于( ) A.梁式结构 B.桁架 C.钢管结构 D.轻型钢结构
承受静力荷载的构件,当所用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时,焊接残余应力并不影响构件的 A.静力强度 B.刚度 C.稳定承载力 D.疲劳强度
三级焊缝的质量检验内容为 A.外观检查和100%的焊缝探伤 B.外观检查和至少20%的焊缝探伤 C.外观检查 D.外观检查及对焊缝进行强度实测
根据施焊时所持焊条与焊件间的相互位置的不同,施焊方位分为四种,其中操作最难、质量最难于保证的施焊方位是 A.平焊 B.立焊 C.横焊 D.仰焊
下列各项中,能导致钢结构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是 A.钢材的塑性太低 B.焊缝的厚度太小 C.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 D.焊接时产生的不均匀温度场
未焊透的对接焊缝计算应按( )计算 A.对接焊缝 B.角焊缝 C.断续焊缝 D.斜焊缝
焊缝连接计算方法分为两类,它们是 A.手工焊缝和自动焊缝 B.仰焊缝和俯焊缝 C.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D.连续焊缝和断续焊缝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与下列哪项无关 A.被连接板的厚度 B.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C.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D.螺栓的传力摩擦面数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受拉时,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 A.提高 B.降低 C.按普通螺栓计算 D.按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计算
在抗拉连接中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或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承载力设计值( ) A.是后者大于前者 B.是前者大于后者 C.相等 D.不一定相等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 A.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B.与预拉力大小有关 C.与连接件表面处理情况有关 D.与连接件表面处理情况有关
在抗剪连接中以及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的连接中,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得大于按摩擦型连接计算的( )倍。 A.1.0 B.1.2 C.1.3 D.1.5
关于螺栓和铆钉连接,下列说法中 ( )为错误的 A.每一杆件在节点上以及拼接接头的一端,永久性螺栓(或铆钉)数不宜少于两个 B.在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应在施工图上说明 C.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连接应采用双螺母或其他能防止螺母松动的有效措施 D.沉头和半沉头铆钉可用于沿其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
在钢桥中,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或剪切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形式。二者在同样直径条件下,其对螺栓孔与螺栓杆之间的空隙要求,以下( )项为正确的 A.摩擦型空隙要求略大,剪切承压型空隙要求较小 B.摩擦型空隙要求略小,剪切承压型空隙要求较大 C.两者空隙要求相同 D.无空隙要求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其变形( ) A.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小 B.比普通螺栓连接大 C.与普通螺栓连接相同 D.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大
承压型高强螺栓受剪连接的五种可能破坏形式是:Ⅰ.螺栓剪断;Ⅱ.孔壁承压破坏;Ⅲ.板件端部剪坏;Ⅳ.板件拉断;Ⅴ.螺栓弯曲变形。其中需要通过计算来防止的破坏形式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Ⅱ,Ⅴ D.Ⅱ,Ⅲ,Ⅳ
每个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工作拉力值的上限与其预拉力值的关系是 A.0.8 B.0.9 C.1.0 D.1.2
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极限状态为 A.板件接触面刚好产生滑移 B.螺栓杆被剪坏 C.板件孔壁发生承压破坏 D.螺栓杆被剪坏和板件孔壁发生承压破坏两种形式中的最先发生者
剪力螺栓在破坏时,若栓杆细而连接板较厚时易发生( )破坏 A.栓杆受弯破坏 B.构件挤压破坏 C.构件受拉破坏 D.构件冲剪破坏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在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计算时( ) A.与摩擦面处理方法有关 B.与摩擦面的数量有关 C.与螺栓直径有关 D.与螺栓性能等级无关
一个普通剪力螺栓在抗剪连接中的承载力是( ) A.螺杆的抗剪承载力 B.被连接构件(板)承压承载力 C.前两者中较大值 D.A、B中较小值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 ) 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B.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的连接 C.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连接 D.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连接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主要区别是( ) A.摩擦面处理不同 B.材料不同 C.预拉力不同 D.设计计算不同
普通粗制螺栓和普通精制螺栓在抗剪设计强度上取值有差别,其原因在于( ) A.螺栓所用的材料不同 B.所连接的钢材的强度不同 C.所受的荷载形式不同 D.螺栓制作过程和螺栓孔加工要求不同
每个受剪拉作用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所受的拉力应低于其预拉力的( ) A.1.0倍 B.0.5倍 C.0.8倍 D.0.7倍
一般按构造和施工要求,钢板上螺栓的最小允许中心间距为 ( ) A.3d B.2d C.1.2d D.1.5d
在直接受动力荷载作用的情况下,采用 ( )连接方式最好 A.角焊缝 B.普通螺栓 C.对接焊缝 D.高强螺栓
杆件与节点板的连接采用22个M24的螺栓,沿受力方向分两排按最小间距排列,螺栓的承载力折减系数是( ): A.0.70 B.0.75 C.0.8 D.0.9
轴心受拉构件按强度极限状态是( ) A.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 B.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 C.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 D.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
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内容有( ) A.强度 B.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C.强度、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 D.强度、刚度(长细比)
用Q235号钢和Q345分别建造一轴心受压柱,其长细比相同,在弹性范围内屈曲时,前者的临界力( )后者的临界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或接近 D.无法比较
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 A.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 B.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C.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D.考虑单支失稳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为防止钢构件中的板件失稳采取加劲措施,这一做法是为了( ) A.改变板件的宽厚比 B.增大截面面积 C.改变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 D.增加截面的惯性矩
为提高轴心压杆的整体稳定,在杆件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杆件截面的形式应使其面积分布( ) A.尽可能集中于截面的形心处 B.尽可能远离形心 C.任意分布,无影响 D.尽可能集中于截面的剪切中心
轴心压杆构件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或普通型钢,其稳定性计算( ) A.完全相同 B.仅稳定系数取值不同 C.仅面积取值不同 D.完全不同
在下列因素中( )对压杆的弹性屈曲承载力影响不大。 A.压杆的残余应力分布 B.构件的初始几何形状偏差 C.材料的屈服点变化 D.荷载的偏心大小
当缀条采用单角钢时,按轴心压杆验算其承载能力,但必须将设计强度按规范规定乘以折减系数,原因是( ) A.格构式柱所给的剪力值是近似的 B.缀条很重要,应提高其安全程度 C.缀条破坏将引起绕虚轴的整体失稳 D.单角钢缀条实际为偏心受压构件
轴心受压柱的柱脚底板厚度是按底板( ) A.抗弯工作确定的 B.抗压工作确定的 C.抗剪工作确定的 D.抗弯及抗压工作确定的
理想轴压杆当截面有两个对称轴,且抗扭刚度大时整体失稳形式是 A.弯曲失稳 B.扭转失稳 C.弯扭失稳 D.弹塑性失稳
理想轴压杆弹塑性弯曲失稳理论承载力的计算可引入 A.欧拉公式 B.强度计算式 C.切线模量理论 D.试验曲线
缀条式轴压柱的斜缀条可按轴心压杆设计,但钢材的强度要乘以折减系数以考虑 A.单面连接偏心的影响 B.杆件的焊接缺陷的影响 C.剪力的影响 D.螺栓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