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工学院机械制造基础(高起专)
(单选题) 电渣焊是一种熔化焊方法,其焊接热源是( )。(本题2.0分) A、 焊接电弧 B、 电流通过液态熔渣时所生产的电阻热 C、 光能 D、 电流通过工件时所生产的电阻热
40CrNiMo是一种合金结构钢,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40表示的是( )。(本题2.0分) A、 钢中含碳量的千分数 B、 钢中含碳量的万分数 C、 钢中含碳量的百分数 D、 钢中合金元素的总含量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符合对质量、生产率高的要求,它是评价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 )。(本题2.0分) A、 形状 B、 尺寸 C、 形状和尺寸 D、 大小
在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本题2.0分) A、 工序 B、 工步 C、 工位 D、 安装
铸铁的铸造工艺性比铸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 )。(本题2.0分) A、 铸铁的浇注温度高,凝固温度范围小,收缩率大 B、 铸铁的浇注温度低,凝固温度范围小,收缩率小 C、 铸铁的浇注温度低,凝固温度范围大,收缩率小 D、 铸铁的浇注温度高,凝固温度范围大,收缩率大
零件的制造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 )(本题2.0分) A、 毛坯生产、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 B、 毛坯生产、热处理、切削加工、装配 C、 毛坯生产、热处理、装配、切削加工 D、 毛坯生产、装配、热处理、切削加工
塑料制品生产的完整工序为:______________。( )(本题2.0分) A、 塑料原料→机械加工→成型→(预处理)→修饰→装配→塑料制品 B、 塑料原料→机械加工→(预处理)→成型→修饰→装配→塑料制品 C、 塑料原料→(预处理)→成型→机械加工→修饰→装配→塑料制品 D、 塑料原料→(成型→修饰→装配→塑料制品
在设计和制造零件时,应使其工作时的最大正应力与锻件的纤维方向( )。(本题2.0分) A、 呈45°角 B、 垂直 C、 平行 D、 垂直或平行均可
在压力加工过程中,为改善坯料塑性时,下列( )情况最好。(本题2.0分) A、 坯料三向受压 B、 坯料两向受压 C、 坯料三向受拉 D、 坯料两向受拉
设计落料模具时,应使( )。(本题2.0分) A、 凸模刃口尺寸等于落料件尺寸 B、 凹模刃口尺寸等于落料件尺寸 C、 凸模刃口尺寸等于落料件尺寸加上模具间隙 D、 凹模刃口尺寸等于落料件尺寸加上模具间隙
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本题2.0分) A、 砂型铸造 B、 金属型铸造号 C、 离心铸造 D、 熔模铸造
铸造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液、固相混杂的双相区域的宽窄,即凝固区域的宽度,对合金的流动性有较大的影响。下列不会影响到凝固区域宽度的因素是( )。(本题2.0分) A、 铸型的激冷能力 B、 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 C、 合金的导热系数 D、 合金的固态收缩量
目前砂型铸造仍在金属毛坯的制造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其主要原因是( )。(本题2.0分) A、 毛坯的成品率高 B、 毛坯的机械性能高 C、 生产成本低 D、 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
有色金属的加工不宜采用( )方式。(本题2.0分) A、 车削 B、 刨削 C、 铣削 D、 磨削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 、工件上定位孔尺寸 ,最小配合间隙为 )水平放置在工件内孔中定位,加工外圆表面键槽时,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为( )。 Φd-Td ΦD+T0 △s A、△j=Td B、△j=TD C、 △j=TD/2 D、 △j=TD/2
对于有些表面需要进一步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提高尺寸精度或形状精度,但一般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作用。此加工阶段为( )。(本题2.0分) A、 粗加工 B、 半精加工 C、 精加工 D、 光整加工
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成品零件,此阶段称为( )。(本题2.0分) A、 粗加工阶段 B、 半精加工阶段 C、 精加工阶段 D、 光整加工阶段
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称为砂轮的( )。(本题2.0分) A、 硬度 B、 磨料 C、 粘结剂 D、 组织
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中安全离合器的作用为( )。(本题2.0分) A、 带动刀架沿导轨纵向移动 B、 车削螺纹 C、 提供各种不同的进给量 D、 过载保护
. 锤上模锻时,能使坯料某一部分截面减小而使另一部分截面增大的模膛是( )。(本题2.0分) A、 拔长模膛 B、 滚压模膛 C、 切断模膛 D、 弯曲模膛
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称为( )。(本题2.0分)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副偏角
为保证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在选择精基准时常采用( )。(本题2.0分) A、 基准统一原则 B、 基准重合原则 C、 互为基准原则 D、 自为基准原则
当加工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 )。(本题2.0分) A、 带状切屑 B、 节状切屑 C、 粒状切屑 D、 崩碎切屑
属于展成法加工齿形的刀具是( )。(本题2.0分) A、 盘状模数铣刀 B、 指状模数铣刀 C、 成形砂轮 D、 滚刀
( )夹紧机构的增力比最大,自锁性最好。(本题2.0分) A、 斜楔 B、 螺旋 C、 偏心 D、 铰链
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本题2.0分) A、 前刀面 B、 后刀面 C、 前、后刀面 D、 空气介质
一般,在滚齿机上滚切直齿圆柱齿轮可以不用( )传动链。(本题2.0分) A、 主运动 B、 展成运动 C、 轴向进给 D、 差动运动
( )切屑发生在加工塑性材料,特别是切削厚度较小时。(本题2.0分) A、 带状 B、 单元 C、 崩碎 D、 挤裂
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以及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本题2.0分) A、 工位 B、 工序 C、 工步 D、 走刀
某轴类工件毛坯的圆度误差为4mm,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1,如果要求加工后轴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1mm,那么,车外圆时至少应走刀( )。(本题2.0分)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精加工床身导轨时,采用“自为基准”原则选择精基准,主要是为了( )。(本题2.0分) A、 简化夹具结构 B、 提高导轨与其他表面的位置精度 C、 提高刀具耐用度 D、 保证加工表面的余量均匀
铣削工件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本题2.0分) A、 刀具 B、 工件 C、 切屑 D、 空气
应用分布图分析法分析加工误差,不能( )。(本题2.0分) A、 判别加工误差的性质 B、 估算合格品率 C、 判别工艺过程是否稳定 D、 确定工序能力
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属于( )。(本题2.0分) A、 刀具误差 B、 原理误差 C、 调整误差 D、 传动误差
车削加工时,工件装夹后一次性完成端面、外圆和内孔加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零件的 ( )(本题2.0分) A、 尺寸精度 B、 形状精度 C、 位置精度 D、 表面粗糙度
如果( )发生变化,工步的划分就会变化。(本题4.0分) A、 加工表面 B、 切削刀具 C、 主轴转速 D、 背吃刀量
夹具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 )。(本题4.0分) A、 从上向下 B、 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一致 C、 与工件的切削力、重力等的方向一致 D、 与工件轴线方向一致。
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 )。(本题4.0分) A、 定尺寸刀具法 B、 调整法 C、 试切法 D、 自动控制法
划分加工阶段( )。(本题4.0分) A、 便于安排热处理 B、 可提高工件的检测精度 C、 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D、 能减少或消除内应力、切削力和切削热对精加工的影响
下列切削加工中属于超精密加工的是( )。(本题4.0分) A、 金刚石超精密车削 B、 光刻加工 C、 超声研磨 D、 激光加工
简述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