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乐山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高起本)
潘光旦先生在《忘本的教育》中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
生,是一切生命之大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文化谱系中认识自我,以对家乡的自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出发
点,立足于洛阳市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洛阳市高新区教育局鼓励辖内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牡丹课程、河洛大鼓课程、桂花课
程等系列课程,教孩子们熟识“文化洛阳”,找回“家国情怀”的具体支点。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 地方课程
B. 国家课程
C. 校本课程
D. 通识课程
《学记》中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
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
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其中,“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等要求,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A. 启发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