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农业大学-地籍测量

地籍是由( )建立和监管的。 A. 国税局 B.地税局 C. 国家 D.财务部
地籍的核心是( )。 A. 土地登记 B.土地等级 C.土地权属 D.土地调查
地籍的研究对象是( )。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土地 C.土地的权属管理 D. 土地登记
地籍调查包括地籍要素调查和( )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土地条件调查 C.地籍测量 D.土地登记
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 )。 A.重要地物 B.等高线 C.土地权属界线 D.河流
产权地籍是国家为( )而建立的土地清册。 A.维护土地所有制度 B.鼓励土地交易 C.防止土地投机 D.保护土地买卖双方的权益 E.保护和节约耕地
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 A.土地等级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土地权属调查 D.土地面积调查 E.房地产的权属调查
地籍管理的内容包括( )。 A.土地调查 B.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C.土地登记 D.土地籍档案管理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产权 D.土地继承权
城市市区的公园属于( )所有。 A.街道 B.全民 C.国家 D. 集体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 )所有。 A.村 B.全民 C.乡镇 D.农民集体
( )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的归宿作出决定。 A.土地使用权人 B.土地所有权人 C.土地租用人 D.土地承包人
集体所有的土地,由( )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 A. 村 B.街道 C.乡镇 D.县
宗地划分的方法有( )种。 A.3 B.4 C.5 D. 6
农民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由( )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A.村委会 B.县级人民政府 C. 乡(镇)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土地权属包括( )。 A.土地政策 B.土地权属主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
根据法律的规定并经有关单位批准,可以有偿或无偿使用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的有( )。 A.政府 B.团体 C.学校 D.公民
土地产权包括(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抵押权 C.土地使用权 D.土地继承权
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中个人住宅用地根据( )确权。 A.征地红线图 B.房产证 C.契约 D.有关文件 E.土合同书
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分为山地、平原、丘陵等,这属于( )分类体系。 A.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B. 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C.土地使用分类体系 D.土地自然分类体系
土地分类时同一级的类型要坚持同一的分类标准,同一种地类只能在一个大类中出现,不能在两个大类中并存,这遵循了( )原则。 A.实用性 B.统一性 C.科学性 D.综合性
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耕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是( )mm2。 A. 4 B.6 C.8 D.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有( )。 A.整体性 B.统一性 C. 科学性 D.综合性
我国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私有制 C.国家所有 D.集体所有 E.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 )等步骤。 A.选点 B.埋设标石 C.观测 D.制图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 A.±10 B.±5 C.±7.5 D.±15
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毫米。 A.±0.4 B.±0.5 C.±0.3 D.±0.7
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检查距离与原勘测距离较差允许误差为 ( )cm。 A.±10 B.±5 C.±7.5 D.±15
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8,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 A.±3.6cm B.±5.6cm C.±4.7cm D.±6.6cm
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5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据,则A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 ) A.99.03m 63.66m B.64.46m 63.66m C.99.03m 64.46m D.63.0m 62.3m
实地测量界址点坐标的具体方法有( )。 A.极坐标法 B.交会法 C.截距法 D.内外分点法
地籍图上表示建筑物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简易房可舍去 B.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可舍去 C.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 D.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可舍去
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子表示( )。 A.宗地号 B.面积 C.地类号 D.界址点号
(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A.地籍图 B.宗地草图 C.宗地图 D.房产图
城镇地籍图基本比例尺为( )。 A.1:1000 B.1:5000 C.1:2000 D.1:20000
农村地籍图基本比例尺为( )。 A. 1:1000 B.1:2000 C.1:5000 D.1:10000
通常地籍图的精度包括绘制精度和( )。 A.控制点精度 B.印刷精度 C.基本精度 D.界址点精度
在地籍图上,地籍要素包括( )。 A. 界址 B.土地权属主名称 C.地籍要素编号 D. 地理名称注记
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是( )。 A.规范规程 B.土地价值 C.繁华程度 D.细部粗度
以下哪些图件可作为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用图( )。 A.大比例尺地形图 B.旧的地籍图 C.航片 D.影像平面图
下列( )情况下,需要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A.原测距精度低 B.测算数据错误 C.注记错误 D.产权人变更
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叫做( )。 A.几何图形法 B.解析法 C.图解法 D.坐标法
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法计算宗地面积。 A.方格法 B.图解坐标  C.求积仪 D.解析法
不能作为土地面积量算控制的方法是( )。 A.坐标法 B. 图幅理论面积 C.求积仪法 D.沙维奇法
分幅图的理论面积是指该幅图的( )。 A.图上面积 B.改正后的图上面积 C.实地面积 D.改正后的实地面积
图上面积量算,分级量算中一级控制的限差公式中的系数是( )。 A.0.00025 B.0.0025 C.0.0003 D.0.0003
当宗地面积大于5000m2时,其同一宗地两次面积测算值之差的限差为( )。 A.<1/100 B.<1/150 C.<1/200 D.<1/250
以下能作为土地面积量算控制的方法是( )。 A.坐标法 B.求积仪法 C.图幅理论面积 D.膜片法
土地面积量算时,通常要考虑( )改正。 A.球气差改正 B.图纸变形改正 C.高程改正 D.坐标系改正
宗地面积量算中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 A.共有使用权面积、即宗地总面积 B.权利人用地面积,即各权利人应拥有的土地面积 C.分摊基底面积,即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基底面积 D.建筑占地面积,即基底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