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升本)

(单选题) 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 )。(本题5.0分) A、 物质利益的对立 B、 政治立场的不同 C、 思想观念的对立 D、 社会分工的不同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 )(本题5.0分) A、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 B、 工业革命以后 C、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单选题)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不应包括( )(本题5.0分) A、 工人的工资 B、 原材料费用 C、 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D、 机器设备未折旧部分
(单选题) 资本主义商业店员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 )(本题5.0分) A、 创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B、 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C、 创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 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单选题) “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本题5.0分) A、 适度原则 B、 辩证否定观 C、 实事求是 D、 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 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一般应相当于( )(本题5.0分) A、 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B、 垄断企业的利润率 C、 银行的存款利息率 D、 银行的贷款利息率
(单选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本题5.0分)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单选题) 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在于( )。(本题5.0分) A、 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否认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否认少数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本题5.0分) A、 马克思和李嘉图 B、 马克思和圣西门 C、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单选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本题5.0分)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 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本题5.0分)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本题5.0分) A、 政治与法律 B、 哲学与宗教 C、 科学与艺术 D、 风格与习惯
(单选题)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 )(本题5.0分) A、 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 B、 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C、 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 D、 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单选题) 客观实在性是( )。(本题5.0分) A、 自然物质的个性 B、 一切物质的共性 C、 物质的具体形态 D、 物质的存在形式
(单选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本题5.0分) A、 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单选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本题5.0分) A、 理论特征 B、 理论核心 C、 理论品质 D、 理论前提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本题5.0分) A、 物质和运动 B、 联系和发展 C、 思维与存在 D、 物质与意识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本题5.0分) A、 生存资料的价值 B、 生产资料的价值 C、 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本题5.0分)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单选题) 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本题5.0分) A、 世界的统一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世界的可知性 D、 世界的多样性
(单选题) 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已经有( )(本题2.0分) A、 100年的历史 B、 500年的历史 C、 300年的历史 D、 200年的历史
(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本题2.0分)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发表 C、 《矛盾论》的发表 D、 《实践论》的发表
(单选题)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是在( )(本题2.0分) A、 16世纪末17世纪初 B、 17世纪末18世纪初 C、 18世纪末19世纪初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单选题)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 )(本题2.0分) A、 掠取“创业利润” B、 发行有价证券 C、 “参与制” D、 从事房地产投机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本题2.0分) A、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没有改变 B、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有了改变 C、 社会主义经济已经有了萌芽 D、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质变
(单选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本题2.0分) A、 社会消费不足 B、 生产相对过剩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固定资本更新
(单选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本题2.0分)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单选题)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本题2.0分)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矛盾( )
(单选题) 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本题2.0分) A、 商品价格经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 C、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 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单选题) 社会上层建筑是指( )(本题2.0分) A、 社会的生产关 B、 社会的经济制度 C、 与一定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技术 D、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多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本题3.0分) 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D、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多选题)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 )(本题3.0分) A、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B、 贸易全球化 C、 金融全球化 D、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多选题)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本题3.0分) A、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B、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D、 劳动力价格压到它的价值以下
(多选题)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是( )(本题3.0分) A、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B、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C、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D、 可以随意发挥作用( )
(多选题)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本题3.0分) A、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B、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 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多选题)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 )(本题3.0分) A、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不能利用 ( ) C、 违背它要受到惩罚 D、 不能创造和消灭
(多选题) 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必须( )(本题3.0分) A、 通过实践 B、 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C、 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D、 不再受客观规律制约
(多选题)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本题3.0分) A、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D、 在意识中主观和客观是统一的
(多选题)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本题3.0分) A、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 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 C、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多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是要( )(本题3.0分) A、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B、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C、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D、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
21. (问答题) 论述“星火”计划的主要内容,并评价其主要成就。(本题20.0分)
22. (问答题)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背景。(本题20.0分)
(判断题)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平均利润。(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回事。(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