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激变论在哲学上属于(   )。(1分) A辩证发展的观点 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联系的观点
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 (1分) A5%,9000万元 B5%,6000万元 C6%,9000万元 D6%,6000万元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1分)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   )。(1分)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静止是特殊形态的运动 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D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1分) A时间均匀流逝,具有不变的持续性 B时间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它是不可逆的 C时间既无开端又无终结,具有无限性 D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下列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1分) A人的实践活动 B人的思维活动 C警察 D法院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1分)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1分)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耗费的物质资料量决定的 C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商品的用途决定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1分)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1分)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1分) A事物发展的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 C事物发展的趋势 D事物发展的完全回到起点的循环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要反对(   )。(1分) A相对静止的观点 B孤立的观点 C运动变化的观点 D系统的观点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1分) A合乎逻辑的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1分)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高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 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1分)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1分)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1分)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分) A4.2亿元 B3.5亿元 C3.3亿元 D2.4亿元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个命题(   )。(1分) A混淆了生产和消费 B说明生产和消费就是一个东西 C表示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相互依存 D生产和消费处于经济关系的同一环节之上
人脑是()(1分) A思维的对象 B思维的器官 C思维的产物 D思维的源泉
感性认识包括(   )。(1分)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表象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分)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 )(1分)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反映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1分)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1分)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1分) A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B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C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D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1分)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1分) A诡辩论的观点 B绝对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1分)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1分)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2分)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2分)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 D节省不变资本
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他们分别是()(2分) A本体论 B认识论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有用的就是真理”的错误实质是()(2分) A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B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同 C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D歪曲了真理的本性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2分)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2分)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 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
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2分)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2分)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人口因素决定论的错误在于()(2分) A无限夸大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越多越好 C用人口因素来解释社会发展 D把“人口过剩”看作一切灾难的根源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2分) A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及其制约性
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