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升本)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连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本题1.0分)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B、 前者是形而上虚,后者是诡辩论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本题1.0分) A、 成本价格 B、 生产价格 C、 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 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本题1.0分)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 D、 文化水平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本题1.0分) A、 物质和运动 B、 联系和发展 C、 思维与存在 D、 物质与意识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本题1.0分)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本题1.0分) A、 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 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 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本题1.0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人的本质是 (本题1.0分) A、 人的自由 B、 人的理性 C、 趋利避害 D、 自由自觉的活动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本题1.0分)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本题1.0分)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本题1.0分)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B、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本题1.0分)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本题1.0分) A、 能够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B、 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 C、 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进程 D、 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 (本题1.0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本题1.0分)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 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本题1.0分)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 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关系的是:(本题1.0分) 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 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 C、 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本题1.0分) A、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B、 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 C、 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D、 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本题1.0分) A、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是( )(本题1.0分) A、 A.质变和量变的矛盾 B、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C.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D、 D.人们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本题3.0分)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本题3.0分)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C、 实践决定认识 D、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E、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本题3.0分)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 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 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 前者是科学的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 )(本题3.0分)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宰,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本题3.0分)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E、 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本题3.0分)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 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本题3.0分)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本题3.0分)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本题3.0分)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马尔萨斯 D、 凯恩斯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本题3.0分) A、 直接现实性 B、 自觉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主观随意性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 )(本题3.0分) A、 劳动者 B、 生产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科学技术
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本题3.0分) A、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资本主义 B、 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 C、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D、 其时间划分大约在19世纪20年代 E、 其时间划分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
唯心主义都认为( )。(本题3.0分)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 精神决定物质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本题3.0分)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浮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本题3.0分)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本题3.0分)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永恒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本题3.0分) A、 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 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E、 生产价格是市场价格
生产关系包括( )(本题3.0分) A、 A.生产方式 B、 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D、 D.产品分配关系
辩证的否定是( )(本题3.0分)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 )。(本题3.0分)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政治经济学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空想社会主义 E、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最有利于所有国家的。(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垄断可以消除竞争。(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质量互变规律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实践是商人的一种牟利行为。(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价值。( )(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