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川北医学院生理学

机体内环境指的是;(本题4.0分) A、 血清 B、 血浆. C、 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 E、 体液
红细胞比容是指(本题4.0分) A、 .红细胞与血浆容积之比 B、 红细胞与血管容积之比 C、 红细胞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清是指:(本题4.0分) A、 血液去掉纤维蛋白 B、 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后的上清物 C、 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其他某些凝血因子 D、 全血去掉血细胞 E、 血浆去掉蛋白质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本题4.0分) A、 纤维蛋白原 B、 α1-球蛋白 C、 α2-球蛋白 D、 γ-球蛋白 E、 血浆白蛋白
关于血浆渗透压的下述论点,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血浆渗透压在标准状态下为 313m0sm/kgH20,相当于0.15mol/L NaCI 溶液或0.3mol/L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数 B、 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胶物质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球蛋白形成 D、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可发生组织水肿 E、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皱缩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本题4.0分)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红细胞提取物 D、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爆式促进因子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降低(沉降加快)主要是由于:(本题4.0分) A、 红细胞比容增大 B、 红细胞比容减小 C、 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 血浆球蛋白含量减少 E、 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
实现体液免疫的血细胞主要是:(本题4.0分) A、 中性粒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单核细胞
下列血小板功能中哪一点是错误的:(本题4.0分) A、 参与凝血过程 B、 具有止血作用 C、 具有吞噬作用 D、 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或修复作用 E、 血小板减少,出血后不易止血
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液量分别是:(本题4.0分) A、 40L与4L B、 30L与4L C、 20L与4L D、 30L与2.5L E、 20L与2.5L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本题4.0分) A、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B、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C、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D、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E、 B和C都可能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本题4.0分) A、 红细胞上的受体类型 B、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 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 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输血时主要应考虑献血者的:(本题4.0分) 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 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 E、 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的血浆凝集,而其血浆与B型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本题4.0分)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E、 D型
一般血型抗原都是红细胞膜上的:(本题4.0分) A、 糖原 B、 蛋白质 C、 磷脂 D、 脂蛋白 E、 糖蛋白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本题4.0分) A、 仅在内表面 B、 仅在外表面 C、 仅在两层之间 D、 仅在外表面与内面 E、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本题4.0分) A、 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 B、 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 C、 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 D、 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 E、 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本题4.0分)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本题4.0分) A、 主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入胞作用 E、 吞饮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本题4.0分) A、 单纯扩散 B、 简单扩散 C、 易化扩散 D、 出胞人用 E、 细胞外物入胞作用
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本题4.0分) A、 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 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 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 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 Na+ 、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单选题)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本题4.0分) A、 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人膜内 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E、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 E、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本题4.0分) 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膜上Na+—K+泵的作用 E、 膜上ATP的作用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本题4.0分)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本题4.0分) A、 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 B、 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 C、 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D、 建立离子势能储备 E、 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