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信阳师范学院-社会学

1. (单选题)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本题1.0分)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 (单选题)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本题1.0分) A、 朋友谈心 B、 观众一起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擦背 D、 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3. (单选题)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本题1.0分)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4. (单选题) 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本题1.0分) A、 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B、 家庭关系 C、 地缘关系 D、 血缘关系
5. (单选题) 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 . 总经理 . 其他业务经理等人建立不同角色关系,叫做( )。(本题1.0分) A、 理想角色 B、 自致角色 C、 实际角色 D、 角色丛
6. (单选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本题1.0分)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7. (单选题) 以下哪种群体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本题1.0分) A、 同事 B、 军人 C、 师生 D、 儿童游戏群
8. (单选题) 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 )。(本题1.0分) A、 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 B、 能更快地实现社会进步 C、 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D、 能促进工作积极性
9. (单选题)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本题1.0分) A、 超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城市化 D、 过度城市化
10. (单选题) 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本题1.0分) A、 专业化的程度 B、 社会声望的高低 C、 职务 D、 报酬的多少
11. (判断题) 化与文明是一回事。(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12. (判断题) 在家庭规模上,家庭小型化是世界家庭发展的趋势。 (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13. (判断题) 文化中心主义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文化无优劣之分。(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14. (判断题) 我国现阶段不存在社会分层。 (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15. (判断题)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16. (单选题)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本题1.0分) A、 消极的控制 B、 外在控制 C、 积极的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17. (单选题) 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是( )。(本题1.0分) A、 维持社会稳定 B、 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C、 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D、 保障无劳动能力者生活安全
18. (单选题) 一位北京的工程师调到上海担任工程师,这种流动称作( )。(本题1.0分) A、 代际流动 B、 代内流动 C、 向上流动 D、 水平流动
19. (单选题)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 )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本题1.0分) A、 机械人 B、 生物人 C、 动物人 D、 非社会人
20. (单选题)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本题1.0分)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 非社会化 D、 特殊社会化
21. (单选题)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本题1.0分) A、 功能主义 B、 社会唯实论 C、 冲突理论 D、 社会唯名论
22. (单选题)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本题1.0分)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断代家庭
23. (单选题) 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本题1.0分) A、 合作 B、 交换 C、 竞争 D、 冲突
24. (单选题) 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本题1.0分) A、 《原强》 B、 《群学肄言》 C、 《社会学原理》 D、 《原富》
25. (单选题) 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本题1.0分) A、 齐美尔 B、 达伦多夫 C、 韦伯 D、 孔德
26. (判断题) 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正常状态。(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27. (判断题) 社会组织是人的最初参加的社会群体,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28. (判断题) 种姓等级制度散布在美国和美国附近的美洲国家(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29. (判断题) 人是社会的主体,大量的人口基数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30. (判断题)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31. (单选题) “镜中我 ” 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 )(本题1.0分)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32. (单选题)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本题1.0分)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33. (单选题)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本题1.0分)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库利 D、 丁伯根
34. (单选题)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本题1.0分) A、 过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效区化 D、 城乡融合
35. (单选题)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本题1.0分) A、 社会进化论 B、 历史循环论 C、 社会均衡论 D、 历史三阶段说
36. (单选题) ( )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本题1.0分) A、 访谈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文献法
37. (单选题)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本题1.0分) A、 文化冲突 B、 文化濡化 C、 文化消失 D、 文化进化
38. (单选题) 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本题1.0分) A、 描述性功能 B、 解释性功能 C、 规范性功能 D、 预测性功能
39. (单选题)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特征是( )(本题1.0分) A、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0. (单选题) 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 ( )(本题1.0分) A、 垂直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41. (判断题) 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42. (判断题) “文化模式”概念是由韦伯提出的(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43. (判断题) 印度的种姓制是一种封闭的社会分层结构。(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44. (判断题) 个人社会化在长大成人工作成家之后就结束了(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45. (判断题) 描述性研究一般是从观察入手的,而不是从理论假设入手的(本题1.0分) A、 true B、 false
46. (判断题)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的作用不仅是破坏也有建设。(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47. (判断题) 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解释。(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48. (判断题)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49. (判断题) 对一定社区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又称民族学方法论、本土方法论。(本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50. (单选题) 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基本视角不包括( )。(本题1.0分) A、 结构-过程的视角 B、 结构-整体的视角 C、 个体-整体的视角 D、 宏观-微观的视角 E、 均衡-冲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