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学(高起专)

目前,世界上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是由西蒙提出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另一种是由中国学者于光远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深刻揭示了决策的基本内容。
决策的制定者就是决策的分析者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 A. Simon)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的制定者就是决策的分析者。
所谓定性分析是这样一种分析方式,它基于能刻画问题本质的数据和数量关系,建立能描述问题的目标、约束及其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一种或多种数量方法,求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决策准则或选择标准,是决策者用来比较和选择方案衡量标准,是选择方案、作出最后决定、评价决策结果时的原则。
1954年L. J. Savage出版了《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建立了现代效用理论。现代效用理论已成为理性决策的基础理论。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对与定量因素(quantitative factors)有关的管理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制定 (aid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的一门学科(discipline)。
管理工作中计划是指制定组织目标,并指明如何实现目标。
管理工作中组织是指采取行动,确保组织朝着目标运转。
决策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表现,决策的正确与错误,决定着各项工作的成功与失败。
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从学科分类看,管理科学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理论是其最主要的一部分,而决策理论则是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定量分析能力天生存在于管理者的脑袋里,并随着管理者经验的增长而提高。
决策分析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多次反复分析与寻优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具有反馈性。
在随机型决策问题中,决策人无法控制的所有因素,即凡是能够引起决策问题的不确定性的因素,统称作自然状态。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对与定量因素(quantitative factors)有关的管理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制定(aid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的一门学科(discipline)。
在控制理论中,当控制变量为离散型时,控制问题实质上就是决策问题。
决策者必须采取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
进行决策时,状态空间应完全确定下来。
状态空间中任何两个状态可能同时出现。
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 A. 计划 B. 组织 C. 分配资源 D. 监督、控制
决策研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 A. 做出什么决策? B. 如何做出决策? C.决策主体是谁? D.以及决策作得如何?
根据决策环境,可将决策分为 A.确定型 B. 不确定型 C. 风险型 D. 连续型
满足以下哪几个条件的决策属于不确定型决策 A.存在着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B. 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机的自然状态C. 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 D. 可求得各方案在各状态下的益损矩阵 E. 能获得各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决策过程包括提出决策问题阶段、确定决策目标阶段以及 A.拟定备选方案阶段B.选择行动方案阶段C.评价阶段 D.决策实施阶段 E.反馈阶段
决策理论是 A. 运筹学的一支 B. 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是控制论的延伸 D. 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是典型的软科学
决策分析的阶段包括哪几种基本方式: A. 动态分析 B. 静态分析 C. 定性分析 D. 定量分析 E.随机性分析
关于决策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有: A. 狭义的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行为 B.决策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C. 广义的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分
根据决策的定义,决策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 A. 要有几个可行方案供选择 B. 要有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选择 C. 决策的本质是过程 D. 决策的目的解决问题
决策的要素除包含决策者、分析者、目标之外,还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A. 行动空间 B. 状态空间 C. 结果空间 D. 决策准则 E.信息
对状态空间有两个要求,它们是。 A.任何两个状态可能同时出现 B. 状态空间中哪一个状态出现,与决策者在行动空间中的选择无关C.任何两个状态不可能同时出现 D. 状态空间中哪一个状态出现,与决策者在行动空间中的选择有关12. 关于行动空间,正确的说法有(ABCD )。 A.行动空间必须把决策者根据已知信息可能设想的全部行动包括在内,没有遗漏。 B.决策者只能实行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不能同时实行两个行动。 C.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方案也应该为所考虑的行动之一。 D.决策者必须采取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
决策分析的特点有(ABCDE )。 A.未来性 B.指向性 C.系统性 D.优选性 E.动态性
根据决策者的多少可将决策分为。 A.单目标决策 B.多目标决策 C.单人决策 D.多人决策
根据决策问题的规模可将决策分为。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单人决策 D.多人决策
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性可将决策分为。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常规决策 D.非常规决策
根据决策的方式可将决策分为。 A.离散决策 B.连续决策 C.定性决策 D.定量决策
根据决策的时期可将决策分为。 A.静态决策 B.动态决策 C.单级决策 D.多级决策
随机型决策问题的特点是。 A.自然状态存在不确定性 B.备选方案不唯一 C.后果的价值待定 D.可获得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脚本中所描述的出门带伞问题属于()决策问题。 A. 确定型 B. 不确定型 C. 风险型 D.连续型决策
对于任何行动方案a i,都认为将是最坏的状态发生,即益损值最小的状态发生,这是哪种决策准则()。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后悔值准则
对于任何行动方案a i,都认为将是最好的状态发生,即益损值最大的状态发生,这是哪种决策准则()。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后悔值准则
对于任何行动方案a i最好与最坏的两个状态的益损值,求其加权平均值,这是哪种决策准则(C)。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等概率准则
在不确定型决策中,若决策人知道实际上出现的是哪一种自然状态,他就可以确定采取任何一种行动的后果。
决策表中的元素一定是数字。
无论决策问题的后果是什么形式,决策人都能够用效用值u(或价值函数v)来评价。
用损失描述后果的决策表称为损失矩阵。
后悔值准则又称为最小机会损失决策,其决策结果与悲观准则不一致。